第六百八十五章 松风学院

  顾公子的信里说:“……原本只是想给小孩儿出个难题,让他受点挫折,知道进学不易,日后好刻苦攻读。”
  “故而此次测试考核,其实提高的难度,是松风学院蒙学班半年考核试题。”
  “其试题深度、广度和难度,便是蒙学班正规学生都不易答对。”
  “松风学院数年来的半年试,蒙学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通不过。”
  “薛石只在松风学院学了一个月,便能以合格的分数通过测试,已经引起学院先生的注意。”
  “这孩子,若读书的心性不移,在科举这条路上,未来将会是一片坦途。”
  松风学院乃大儒所创,不知有多少人挤破头想进去读书,若是能让大儒收为弟子,那就什么也不用愁了,没点门路和天赋的学子,根本别想进。
  顾家正好有这个门路,薛双双便厚着脸皮找顾恒帮忙。
  在薛双双的前世,尚且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
  家长为了给孩子找好的教育资源各种挤破头,当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为让孩子能进一个好学校读书,得到最好的教育。
  需要学区房才能入学?买!
  需要赞助教学楼才能入学?赞助!
  那个资读发达的时代,读书已经不是唯一的出路,人们依然如此疯狂,何况是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
  读书,是捷径、是青云大道、是改变固有阶级的唯一出路,有好的资源,为什么不借助?
  所以临回白溪村之前,薛双双就已经跟顾公子说好,在薛石读书的事情上,请顾公子帮忙出把力。
  顾公子果然给力,直接就把薛石弄到松风学院去试读了。
  松风学院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试读的,基本上,能去试读的,其实就等于是学院同意收录的学生,之所以弄这么一出,无非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
  另一方面,遇到确实不想收又不好直接推拒的人,那就先试读再考核,然后考核不通过,对不起,没达到入学要求,请回吧!
  像薛石这样,找门路进来,并且还能给学院先生带来惊喜的孩子,不说没有,但也不多。
  特别是薛石情况特殊,一来年纪偏小,就算在京城,七岁的孩子也才刚开蒙不久,像白溪村那种偏远之地,所学所知就更是有限。
  二是他的考核测试上,体现出非常不一样的见解。
  虽然语言尚且稚嫩,所表达的思想也并不全面,且更多时间,只是偶尔一句忽然冒出来的想法,但并不能因此就否认其中的闪光点。
  松风学院的先生认为,这孩子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但这种跳跃式的闪光点,就是他的灵性。
  这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他有读书的天赋!
  这才有顾公子写给姜湛和薛双双的信件当中,提到他被学院的先生关注的结果。
  只是这一切,薛双双并没有告诉薛顺他们。
  直到现在,薛顺一家人都以为,薛石能进松风学院读书,实在是因为他们运气好,到处碰壁之后,正好遇到松风学院同意让薛石试读。
  当时他们根本不知道松风学院这么有名的难进。
  只是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学塾都问遍了,人家就是不收薛石,他们只好到城郊去碰运气,谁知就误打误撞,进了松风学院呢?
  这其实固然有薛石努力读书,通过正式入学考核的结果,更多的还是运气好!
  薛顺父子当然不知道,误打误撞什么的,那是不可能的,若不是顾公子提前使了人情,他们连松风学院的门都进不去。
  后来,薛顺还是从朱成州那里,意外得知松风书院的名声和威望,这才知道薛石进去求学的,到底是怎么一处声名显赫的学院!
  那会儿薛石正式入学,薛顺放下心来开始做卤味生意。
  他在街口租了个小铺面。
  这个小铺面以前就是做吃食的,也不知道是老板不善经营还是做出来的东西不好吃,总之是开不下去了,最后租给了薛顺,那些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什么的,也一并低价处理给他。
  薛顺并没有把铺面怎么装修,当然,主要是他如今也没有那么多钱用来装修,只找人来换了块“竹林记食铺”的招牌上去,然后把铺面里的墙刷白了一遍,既没挑日子,也没放鞭炮,生意直接就开张了。
  请了个婆子到店铺里帮忙打杂,主要就是洗卤味原料,一些动物的下水之类的,还有各种肉类。
  除了各种肉类和下水之外,薛顺听从薛双双以前的提议,还买一些豆腐、莲藕、海带之类的素菜,放进去一起卤。
  卤好的东西装进两口大锅里,放在炉子上用小火煨着保温,来买卤味的人可以坐在店铺里面吃,也可以用油纸打包直接带走。
  每天两大锅,卖完就关门。
  薛双双给的派方,卤味鲜香浓郁,直往人的鼻子里钻,不出几天,不止附近的人,就连稍远一些的人都知道竹林记食铺的卤味好吃。
  虽然卖得贵,架不住味道好不是?
  特别是京城这种不缺有钱人的地方,只要东西好吃,钱不是问题。
  当然了,真正讲究的高门大户是不会吃这个的,但薛顺这个铺子的定位,就不是那些讲究的高门大户,只是手头有闲钱的、不那么讲究的吃货。
  刚开始开张那几天,尚且要卖到天快暗下来,才能把所有的卤味卖完,后来,每天不到中午,两大锅卤味就卖得干干净净。
  要不是他的老卤汤汁得留着,只怕连汤汁都得让人一滴不剩的买回去。
  然后朱成州也不知道听谁说的,得知他在这里卖卤味,便特意跑来,名为关心,实则打击笑话他。
  朱成州对薛顺道:“二弟你那么辛苦在这里讨生活,还不如搬回朱家去住,每个月赚这点银子,还不如朱家发给你的月例银子多。”
  “不管怎么说,二弟都是我们朱家的嫡出少爷,我身为大哥,怎么能让你在外面受这种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