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有人仗义直言

  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
  秘书方超走进来通知张峰,说是九点正要召开党委会紧急会议。
  张峰点了点头,在方超有些忧郁的目光注视下走出办公室,来到三楼小型会议室。
  这一次,其实是党委扩大会议,除了党委委员外,有下属单位的局领导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另一方面王义高为了打猴惊鸡,树立绝对的权威。
  此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坐在那里,张峰是最后第二个到的。
  最后一个进来的当然是党委书记王义高。
  王义高表情很淡然,照例坐到专属他的位置上,先放好笔记本、钢笔、茶杯,接着拿起茶杯,喝了一小口茶。
  这个时候,王义高不是因为口渴要喝水,而是他借助这个喝茶的动作,用目光扫视一下会议室里的所有人。
  与会人员当然知道为什么要召开这次紧急会议,为此整个会议室的气氛有些压抑。
  王义高咽下一口茶,咳了一声,大家都知道他准备开始说话:“各位,今天我们召开紧急会议,是为了云湖中心学校围墙倒塌的事故。”
  “我们要寻找事故原因、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同时要举一反三,加强安全管理。”
  王义高说完,会场一下子就冷场了。
  分管学校的陈如海局长和管委会张峰副主任坐在这里,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发言。
  再说,大家都不知道管委会主要领导心里是怎么想的,不方便立即发表意见。
  沉默了一会儿后,夏薇开口说道:“我来谈谈看法吧。”
  “围墙倒塌、导致人员受伤,这样的事故是让人痛心的。只是这次的水灾,谁也不能预料到如此厉害的程度,我看应该算是不可抗拒的天灾。”
  王义高眉头皱了皱,但他又不便阻止夏薇的发言。
  夏薇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把此次事故的原因直接认定为天灾,属于不可抗拒的因素,那么就无需有人承担责任。
  把原因归为天灾通常是回避责任的一种说法,再说这次水灾确实几十年也没有碰到一次。
  王义高此时看了看党委副书记吴文渊,与宋青峰一样,他提前与吴文渊打过招呼,现在他希望吴文渊出来表态发言。
  吴文渊是管委会党委副书记,说话份量自然比夏薇重的多,应该可以扭转夏薇的论调。
  吴文渊心领神会,便开口说道:“我来谈谈看法。对于夏主任的说法,我有同意的方面,也有不同意的方面。”
  “我同意的方面,就是这次水灾确实厉害,我们在天灾面前还是有些无能为力。”
  “我不同意的方面,如果我们分管领导平时多些检查、多些督促、多些预案,那么这次事故是不是能够避免?或者能不能做到没有人员受伤?”
  “我们不能一味以天灾为由来回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当然,张峰同志年轻、经验不足、来云湖风景区的时间不长,我们在分析责任时也要考虑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
  吴文渊说的虽然委婉,但其意图就是要追究张峰的责任。
  夏薇冷着脸,但不好进行反驳,吴文渊说的也有道理。再说了,党委会上本来就是可以发表各自意见。
  王义高满意于会议导向的转变,但他还需要加深,于是开口说道:“今天召开扩大会议,各个局长也可以发表意见。云湖中心学校围墙发生倒塌,社会事务管理局陈局长谈谈看法吧。”
  陈如海看了看张峰、又看了看王义高,犹豫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说道:“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事故,最终还是发生了,我感到很痛心。”
  “张峰主任年轻、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对于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把握不够、考虑不周。社会事务管理局负责的单位很多,人手有限,每天忙于具体事务,我们也没有及时进行请示。”
  张峰从东象县回来的路上,由于事情紧急,只能用电话进行通知,当然也就没有留下了布置检查的书面文件和通知。
  现在陈如海局长如此大言不惭地说张峰没有事先进行防控,张峰也无话可说,毕竟他现在也拿不出证据。
  他也知道陈如海此时把责任推给自己,就是想让自己背这个黑锅、当这个替罪羊,否则的话,就是陈如海来承担。
  王义高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心里还是感到满意的。
  他相信在坐的其他人听了吴文渊和陈如海的发言,应该看出了会议的论调,看出了形势发展,就算夏薇坚持为张峰说话,意义也不大。
  到了这个时候,王义高觉得需要自己发话,以便一锤定音。
  就在此时,纪委书记刘启海开口说道:“对于这次事故的追责,我来谈谈看法。”
  “建造才一年多的围墙发生倒塌,虽然有水灾的因素,但我认为更有质量问题。”
  “天宁城区许多小区的楼房已经浸泡在水里二三天了,如果按照这样推算,是不是这些房子都要倒塌了?只是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报道。”
  “既然要追责,我认为首先要查清建筑质量问题;至于张峰有没有尽到检查、督促的责任,我认为是次要的。”
  “大家想想看,如果建造一年多的建筑物就要进行检查,那么云湖风景区如此多的建筑物,在座的各位能不能拍胸脯说,保证都能每年检查一遍?”
  张峰听了,心里感慨不已。
  吴文渊表面看上去温文尔雅,实际上笑里藏刀;刘启海平时对自己爱理不理,上次还对夏薇的提议直接进行反对,但在今天,他却站出来仗义直言。
  王义高、吴文渊明知道这段围墙新建才一年多,却不去追究质量问题,而想把责任推向检查、督促方面,其意图太明显了。
  王义高大概没有想到刘启海会在这个时候出来发言,而且他的发言更接近于事故的真相。
  宋青峰脸色铁青,本来已经找好了事故的替罪羊,可以完全掩盖质量问题,现在被刘启海这么一搅和,事故的性质完全就变了。
  况且纪委书记说的话,比一般人更有震摄力。
  现在如何来收场?这个问题摆在了王义高和宋青峰面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