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二章 我的祖国

  歌曲唱到一半,龙英台按下暂停键,终止了歌曲的播放。
  “诸位,这首《绿岛小夜曲》就带着浓烈的历史印迹。也许有人会说了,这不就是一首普通的爱情歌曲吗?我要说的是:这不是普通的爱情歌曲,正如它诞生的年代,它必然也携带着不可抹去的年代印迹。
  湾湾的五十年代是什么样的?我想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那时候的绿岛并没有歌曲里唱的这么美好,那时候的绿岛其实是一个关押思想犯的地方。大家都说它其实是一首绵里藏针、抗议当局的歌曲,只不过被包装成了爱情歌曲而已。所以,从这首歌曲里,我们能够看见当年的那种政治氛围……”
  舞台上,龙英台侃侃而谈,台下的王庸却是微微皱起眉头。
  终于,王庸忍不住举手,示意发言。
  龙英台看见熙攘的人群外,有一只手高高举起,但是面容被人群遮挡,根本看不清。
  她本能的不想理会。
  可是王庸就像是倔强的孩子一样,始终举着手不放,并且其他听众也都看到了王庸,注意力已经被转移到了王庸身上。
  无奈,龙英台只能道:“门外的那位朋友,请问你有什么想问的?”
  一个话筒被工作人员传递过来,到了王庸手里。
  王庸接过话筒,道:“据我所知,《绿岛小夜曲》并不是你所说的那样,带有所谓的政治寓意。这首歌曲的作者女儿曾经在2011年明确指出:这是一首她爸爸写给她妈妈的情歌,描写的是两人的爱情,歌词里也没有涉及任何的政治字眼。仅仅因为其带了‘绿岛’两个字,就武断的认为这是政治歌曲,是没理由的。”
  龙英台听完王庸的话,脸色顿时一青,道:“一首歌曲的含义是历史赋予的,有时候作词人未必有那样的想法,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却无形中影响到他的作词,使其流露出了类似想法。这很正常,这种歌曲跟小说在世界范围内都不少见,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谢谢这位朋友的问题,看得出这是一位喜欢思考喜欢质疑的朋友。下面我们欣赏第二首歌曲。”
  龙英台赶紧转移话题。
  而这次大荧幕上播放的歌曲,当即让现场一片哗然。
  赫然是一首带有浓烈敌视意味的《湾湾复国歌》。
  里面的歌词即便放在现代来看,都带着强烈的怂恿跟杀戮意味。
  “打倒俄寇反xx,反xx!消灭xx杀汉奸,杀汉奸!”
  没有人想到,龙英台会在这样一个场合,选择这样一首歌曲。
  “吁!”
  现场从内地来的游客都面带不满,嘘起来。
  一些香江游客,也是面色尴尬的看着龙英台,不懂龙英台播放这么一首歌曲的初衷是什么。
  面对台下游客的骚乱,龙英台似乎早有准备。她带着亲和的笑容,用低沉而缓慢的声音诱导道:“静下心来听一听,其实很好听的,对不对?可能有人会质疑我为什么要播放这样一首歌曲,原因很简单,这首歌的历史印迹太明显,让我无法略过。这是一首盛行于五六十年代的歌曲,人们在公共场合基本都是唱这个歌曲。而私下里,传唱的则是《五月的风》、《蔷薇处处开》这样的歌曲。这两首歌有没有人听过?”
  台下游客摇摇头,只有寥寥几人举手表示听过。
  这情景有点出乎龙英台预料,她叹息道:“看来即便是歌曲这种传唱度很高的东西,也出现了断层。这才几十年而已,历史的断层就这么明显,我觉得应该呼吁大家重视一下了。既然好多人都没听过,那我就介绍一下《五月的风》,这首歌曲是一位叫做陈格辛的人写的,非常动听。在那时候的湾湾,人们喜欢的歌曲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他写的。
  很可惜的是,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却在内地遭遇了不公平对待,当时内地发生了众所周知的运动,陈格辛被打成了反派。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饿死在荒野中的时候,年近四十六岁。一个天才艺术家,竟然以这样的形式结束了一生,实在可悲可叹又可气。
  所以,歌曲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会见证那段历史的正义与邪恶,见证那段历史的鲜花跟鲜血。愿我们在听这些歌曲的时候,谨记教训,不要让同样的惨剧再上演。”
  这番话,很容易就在游客群体中引发了轰动。
  “内地真的是一个可怕的地方!这么伟大的作曲家就被他们折磨死了?没有人性!”
  “以前的内地跟地狱没什么两样,现在好点了,可也仅仅是从地狱变成了监狱而已。幸亏我们生活在香江,如果是内地,估计都没自由来湾湾旅游。”
  两个香江游客窃窃私语,只是被旁边的内地游客听到,不免生气。
  “内地游客不能来湾湾旅游?那我们是什么?内地过去确实有过动荡岁月,但是以此不断抹黑一个现代政府,是什么意思?”
  香江游客不悦的白了内地游客一眼:“谁让你偷听我们讲话的?蝗虫!”
  “你骂谁?有种你再说一遍!”
  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
  这时候,忽然一个声音响起在礼堂。
  “龙老师,还是我。我又有疑问了:关于陈格辛,你是不是遗漏了什么?”王庸紧紧将话筒握在手里,似乎今天不准备放开了。
  龙英台脸色微微一沉,却不得不笑脸应对:“遗漏?没有啊!”
  “哦,既然龙老师认为没有遗漏,那我就替龙老师补充一下吧。陈格辛是罕见的音乐天才没错,死于那段动乱的岁月也没错。但是陈格辛另外一段经历,也不知是龙老师故意隐瞒,还是不知道,没有对大家说。1943年,陈格辛进入汪伪政府直属的华影音乐部工作,创作了一首叫做《苏州之夜》的歌曲,美化当时的东洋侵略军;45年3月份,陈格辛又为东洋臭名昭著的神风突击队谱了一首军歌;可笑的是,时隔五个月,东洋宣布战败投降,陈格辛听到消息之后当晚就写了一个《迎战士》歌曲,歌颂抗战英烈。这样一个人,这样一段经历,龙老师隐瞒不说,未免有点误导大众吧?”
  王庸的声音通过话筒扩散出去很远。
  舞台上的龙英台脸色已经变得铁青,她一贯的笑容消失不见,眼中闪烁着怒意。
  只是片刻后,龙英台就调整过来,脸上重新荡漾起笑容,道:“这段历史我还真不知道,谢谢这位听众给我普及了这段历史。只是咱们今天的主题是歌曲,还是以歌曲为重。下面,我想问问大家的记忆最深的启蒙歌曲是什么?”
  可惜的是,龙英台这个转折太过突兀,完全无法掩饰刚才她刻意隐瞒陈格辛历史的行为。
  不少内地来的游客,已经眉头大皱,听出了龙英台的弦外之音。
  龙英台连续用三首带有特殊政治意味的歌曲,指桑骂槐的映射如今的华夏政府。故意向在场的香江游客传递内地政府恐怖专制的错误信息,使得不少不了解内地的香江游客本能产生反感。
  她今天得演讲,分明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时,就有内地游客霍然起身,想要质问龙英台。
  只是,那起身的游客被同伴拉了一把。
  “你拉我干什么?要是她光明正大的说,我还不至于生气。含沙射影的影射,算什么本事?我非要问个明白!”
  “别冲动!我不是要阻止你,而是我知道刚才拆台的男人是谁了!”同伴道。
  “谁?”
  “你想想,这几天的新闻报道里,谁来了湾湾,谁又正好在故宫博物院?”
  起身的游客蓦然一怔:“你是说,王——”
  “嘘!咱们知道就行了,别拆穿。王老师肯定在扮猪吃虎,我了解他!咱们静静看戏,有王老师在,这女人绝对讨不了好!”
  起身的游客咧嘴一笑,坐了回去。
  确实,这世界上还没人能够从王老师身上讨到便宜。
  活该龙英台倒霉,偏偏在这个时刻这个地点遇见了王老师!
  “我的启蒙歌曲是铁达尼号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这首歌对我的爱情观产生了不小影响……”前排的几个游客回答起龙英台的问题来。
  “铁达尼号,一部凄美的电影。我也很喜欢这首歌,相信在场多数人也喜欢。这位朋友,你呢?”龙英台仿佛遗忘了刚才的尴尬,又变得知性美丽,如一个优雅的人生导师。
  “我的启蒙歌曲是哥哥的《monica》,因为我妈妈很喜欢哥哥,所以现在我一听到这首歌,就会想到我的妈妈。”这是一位年龄不大的游客。
  “张国荣确实是一代人的回忆,正如咱们今天的主题,一首歌,一个时代。还有其他朋友发言吗?”龙英台道。
  在大量听众的举手发言下,因为王庸拆台带来的尴尬,似乎烟消云散。
  龙英台又变得挥洒自如,不断对听众的启蒙歌曲发表点评,有意无意诱导听众往自由、皿煮等方面靠拢。
  尤其是内地游客,更是罕见的得到龙英台的超长时间点评。
  王庸听得冷笑连连,终于忍不住,拿过话筒高声喊道:“我的启蒙歌曲是——《我的祖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