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走上正轨

  郑来田回到自己家,家里也正摆了桌子吃饭,他笑着上前,道:“让我看看,今儿又做什么好吃的了?”说着,就坐在了桌子旁。
  杨氏稀奇道:“你不是去娘那儿吃了?咋又回来了?”
  郑来田嘿嘿笑着,却并不答话。
  杨氏见他这样,也不好多问,只再去厨房又拿了一副碗筷过来。
  一家人坐着吃饭,正好就说到张秀才的学馆。郑杨说道:“……听说张先生就准备在他院子里授课,不过他那院子许久没有住人,得好好修缮一下,村长正在问谁家有空,过去帮两天忙。”
  自家两个孩子都要去读书,郑来田对这事也关心的很,闻言就道:“我现在也闲着,正好过去帮忙。”
  这日过后,郑王氏又几次叫人过来叫郑来田吃饭,都被他用要帮着修缮院子为由推脱过去。
  张秀才家的院子修缮好后,待打扫干净住了进去,就放出话来——这些日子就要准备开课了。
  想要让娃儿去念书的人家,早早的备了东西,或是几斤麦子、玉米面,或是两袋地瓜,都带着娃儿上门去拜访张秀才。
  郑家两兄弟自不必说,郑晚儿想着,都在一个村住,也不好搞特殊,不过她们家有两个念书的,就装了些米面,还有郑晚儿自己做的地瓜粉,另外再加了二斤的酒,由郑来田也领着去了张秀才家里。
  张秀才原先借住在村长家,郑家捐赠银子给读书的娃儿买用具一事,他比黄谷庄其他人还要知道的早些,心里就对这一家人有些好感。他虽然也是黄谷庄长大的,只是从小念书,跟同龄人玩不到一块儿去,而且离开多年,更是显得陌生了。
  不过郑来田帮着修缮他家的院子,自然已经认识了,他家的孩子却是头一次见。只见一个沉稳聪慧,那个小的,更是活泼机灵,心里喜欢,对郑来田笑道:“郑兄好福气,两个孩子都这样的出类拔萃。”
  别人夸自家孩子,郑来田心里高兴,客气道:“以后跟着张先生念书,还请多多教导。”
  “这是自然。”张先生点点头,道:“我时常感念从前乡亲们对我家的恩惠,只要孩子们肯认真跟着学,我是巴不得倾囊相授的。”
  又对着郑杨、郑棋正色道:“既然跟着我念书,那么我必定会严格要求。古人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虽然你们的志向不一定是功名,读书也不是一定要为了功名,但是从这话里,也可窥见读书的清苦。不过既然学了,那么一定要兢兢业业、持之以恒。”
  他说得文绉绉的,郑杨、郑棋两个虽然不甚了解,但还是肃了神色,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说道:“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张先生满意的点点头,笑着伸手捋了捋胡子。
  郑晚儿正在家里喂鸡,后院的菜都长起来了,因为种得多,自己一家也吃不完,时常拔些下来剁碎了喂鸡。见郑来田父子三人回来了,忙放下手里装着鸡食的盆迎上去,问道:“咋样?可说了哪日开课?”
  终于可以跟着先生上学,郑杨心里高兴,脸上便也挂着灿烂的笑容,说道:“先生说,再让我们歇一日,准备准备,后日开课。”
  原先郑晚儿在他们面前说过几次自己也想念书的话,郑棋生怕她见自己跟哥哥都去上学了,她却不能去,会伤心,上前拉着她的手,安慰道:“姐,你放心,上学回来我就把先生教的都教给你,你就也等于去上了学了。”
  郑晚儿见他边说,还一边小心的偷瞄自己,转念一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不禁有些好笑。不过弟弟想着她,她心里自然也高兴,弯下身捏了捏他的小脸蛋,笑道:“那可就说好了,你得好好学,不然都教不了我了。”
  这边正说着话,就听见外面有马车的声音,正好他们站的离院门口也不远,郑来田转头一看,惊喜的叫道:“这不是天启吗?”
  其他人听到声音,忙也上前一看,胡天启正驾着马车停在他们院门口,忙都跟他打着招呼。
  胡天启停好车,蹦下来,笑得露出一口大白牙:“郑叔,都在家呢。”说完,眼睛却略过这几人往后看,见后面空空荡荡的,再也没有别人,不由得有些失望。
  郑来田往马车上看看,见没有其他人下来,问道:“咋就你一个人来了,你爹呢?”
  “我爹这两日忙着呢,没有功夫过来,又有事儿要说给你们知道,这才派我过来一趟。”
  郑晚儿忙道:“快进屋,咱们坐着慢慢说。”
  大家就进了屋,杨氏见他来了,也高兴得很,去泡了壶茶过来,拿了一盘子的干果核桃,又张罗着要做饭。
  胡天启忙道:“婶儿,快别忙了,我吃了午饭过来的。”
  杨氏听说他吃了,也只好作罢。
  待他喝完一碗茶,郑晚儿这才问道:“天启哥,你刚才说有事,是啥事儿?”
  胡天启笑了笑,说道:“就是这酒跟粉条的事儿。前些日子运去一批,分散在府城的酒楼里卖了,很是受欢迎,没几日,就没了。这不,还得定一批。”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两张银票递给郑晚儿,说道:“现银子太多了,不仅不方便还打眼,我想着不如银票方便。你放心,镇上就有钱庄,若是要用,随时都可以去换的。”
  郑晚儿接过来,打开一看,是两张二百两,另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合计总共五百两。她笑道:“天启哥果然想的周到,银票就正好,不然还得想着这许多银子在家,还真是有些不放心。这次是定多少?”
  “两千斤酒,三千斤地瓜粉条。酒照样还是先付一半的定钱,粉条先给一百两定钱,余下的五百四十两银子,还是交货那日付齐。”胡天启又从怀里掏出两张纸,展开递给她:“我先把字据写好了,看看还是找人看一下?若是没有不妥,就还是签了字据,等做好再通知我爹派人来运货就是。”
  上次的事儿,他爹跟他说了一回,知道郑家没有识字的,故而有这样一句。
  郑晚儿接过来粗略的一扫,笑道:“胡叔的人品我信得过,不必再找人看了,咱们这就签。”
  说完,她才想起来家里没有笔墨,抱歉的对他笑了笑,又对郑杨道:“哥,你再去许叔家里借一下笔墨过来吧。”许致远虽然去了书院,不过许井文也是识字的,平日里也会用到,因此许家一直都是备着的。
  郑杨答应了一声,正要去,胡天启却叫住了他,拿过一旁他带过来的小包袱打开,里面放了两套笔墨纸砚,笑道:“我听说杨子跟小五都要去念书,就想着这个必定是用得着的,就买了两套过来,也算是我的心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