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朝鲜的全州

  孔有德的大军是连夜赶到的,抵达鹿岛时太阳刚刚升起,他的船队出现在大海的尽头,沐浴着早晨的阳光,一时竟让天色黯淡了下来。
  遮天蔽日,妥妥的遮天蔽日。
  孔有德这一行其实只有大约一百艘船只装载着水兵和陆师,剩余近两百多艘都装着在山东的缴获和家属——所谓家属,这些原本东江镇的苦哈哈大多数能有什么家属?多半是在山东作乱后抢了百姓女子成家的。
  孔有德在晚上越过黄海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不过他们东江镇的老兵本来就是水陆皆可的士兵,在登州俘虏的原孙元化部下火器副将吴进盛、火器营参将潘学、管红夷大炮参将卢之能、程緼和火药局参将贾志强也是跟着孙元化和西夷修习了海上行船辨识方位之术的人。
  而俘虏的那十几个葡萄牙士兵更是精通此道,为首的卡瓦略还做过葡萄牙武装商船的专门观测风向、洋流、计算船速纬度的二副,故此他们从成山卫出发时,仅仅凭着罗盘和星星点点的小岛便横穿黄海来到了鹿岛附近。
  上面这些人本来是尼堪非常想得到的,没想到还是被孔有德先一步掳走了。
  时间已经来到九月上旬,此时的辽东海面虽然依旧是东南风起主要作用,不过东北风、西北风也开始兴起了,一时海上阵风乱窜,没有一定航海经验的人根本无法很快分辨正确的风向。
  双方手里都有望远镜,都在注视着对方的动静。
  尼堪心里想的是,“这样的规模,这样的船只,没有旗号,多半就是传说中的孔有德叛军了,紧赶慢赶,还是与他碰面了”
  孔有德想的是,“娘的,千算万算,没想到还是在此地碰到了明军!还有一些龟船,多半就是从登州撤到此处的沈志祥部了”
  耿仲明想的是,“难道自己错了?应该是万无一失才是啊,登州城空无一人迟早会被明军识破,届时彼等蜂拥入城烧杀掳掠,大肆快活几日才是,等彼等知晓了我等的动静再南下又会被另一路人马阻着,怎么会这么快来到了鹿岛?”
  “怎么办?”
  双方都在想这个问题。
  “猛子,敌方船只只有七八十艘,厉害的恐怕就是那些油盐不进的龟船,我等以五十艘战船打头,中间杂着家属船队,家属船队的外侧及后头再跟着五十艘战船,可保万无一失”
  “我等的目的地是辽东的陆地,敌船若是不上来迎战便罢,若是上来迎战,由前面五十艘战船挡着一时半会也不会上来,等家属船队全部上了陆地,此时或回过身来与敌船决一死战,抑或全部上岸寻找金国贵人都可,你看……”
  孔有德眉头一拧,“还绝个屁的死战,家属都在呢,上了岸也需要我等遮护,我等船多,在五十艘大船的掩护下拼命向大陆靠拢,先上岸再说!”
  ……
  孙龙带着五十艘战船直奔鹿岛而去,而孙佳绩也带着三十艘大船迎了上来。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此时投奔金国的孔有德叛军船上并没有红夷炮,只有在奇山所、威海卫等地缴获的佛朗机、大发贡等物,多半还是碗口铳、鸟铳,不过以东江镇水师的作战风格,接舷肉搏那才是正途。
  与朝鲜水师不同,东江镇水师的船只之间就算是在海上也靠得很近,饶是如此,其之间的距离依旧可以通过一艘大船。
  原本孙龙想在海面上与敌船对峙,如果对方知难而退那自然好说,若是上来接战,他也不惧。
  一时,孙龙的船队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不过孙佳绩的船队依旧排成了整整齐齐的队伍向他冲过来。
  “娘的,竟敢跟老子搏命?加速迎上去!”
  就在双方的船只即将进入战斗状态的一刹那,尼堪的脑海里突然涌现除了登州百姓在明军屠刀下哀嚎呻吟的景象,一刹那,几乎要下达让开水道让他们过去的命令,最后终究是理智占了上风。
  就在鹿岛附近的海域,孙佳绩与孙龙大战一场,最终在尼堪越来越大的火气之下全歼了孙龙的船队,孙龙仅以身免。
  不过孙龙的战斗终究是为孔有德的大军顺利上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等孙佳绩的船队追上去时,彼等早已上岸远遁了。
  ……
  万顷。
  朝鲜王国全州三县之一,其它两县是扶安、金堤。
  万顷、扶安、金堤三县总面积不到三百万亩,不过却是朝鲜王国南部最大的平原地带,水稻面积高达两百万亩,是王国最重要的粮仓,仅次于平壤府,由于此地处于南部,水稻的亩产远远高于平壤府,在李倧心里比平壤府更为重要。
  九月中旬某日,一大队船只突然闯入了全州北面的万顷江。
  在这个时代,经过壬辰倭乱之后,随着丰臣秀吉的死亡、德川家康的上位,日本与朝鲜的关系渐渐好转起来,海面上可能会出现的劲敌,对于普通朝鲜人来说应该不存在了。
  这么一大队船只闯入万顷江,普通老百姓根本在乎——那都是挂着大明旗号的船只,彼等应该是到全州府去的,
  全州的老百姓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如今负责全州军事的却是两名明人——壬辰倭乱时留在朝鲜没走的大明将领秋水镜的儿子秋芦、秋荻。
  秋家兄弟掌管全州的武事之后便暗中与大明淞沪一带的商家贸易,一时不断有大明的船只往来于全州的万顷江、东津江。
  不过如此多的船只实属罕见,但是随行的还有朝鲜水师常见的龟船和板屋船,老百姓于是一个个都释然了——敢情朝廷的水师已经与大明联合起来做生意了。
  朝鲜从大唐开始,历来都是中原统一王朝的属国,由于土地贫瘠,并不能筑造宏伟的城池,多半是土坯墙而已。
  全州及其属下的三县均是这样,都是低矮的土墙,最高的全州也就是一丈半高,三个县城更是仅仅一丈而已,朝鲜的城池还大多没有护城河,敌人若是想铆足气力攻打的话倒是能一鼓而下。
  奇怪的是,这支约莫百余艘船型混杂的船队并没有直奔靠近大山的全州,而是直接去了万顷河北面的金堤县,在一个黎明时分,当城池靠近万顷河的南门刚刚打开之时,船队的士兵突然控制了南门进而控制了整个城池。
  可怜整个金堤县只有两百名士兵,船队几乎是一鼓而下。
  控制金堤县后,船队立即控制了四座城门,城池许进不许出,同时将大牢里的囚犯全部释放出来,让这些人打开了县衙的粮仓,将刚刚收获不久的稻米全部搬到了船只上。
  这还不算,船队将三成的稻米全部发放给了城里的穷苦人家,一时城里欢声雷动,争着给船队搬送稻米。
  搬空金堤县后,船队如法炮制,又北上控制了益山县,将益山县的粮仓也搬空了,最后船队回到了海边的万顷县,将该县的粮草也搬了个干干净净。
  与大明一样,接受了船队粮食和财物的老百姓可不敢再在朝鲜境内待了,纷纷要求跟着船队走,船队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同意了。
  于是,在又加强了几十艘大船后,船队带着几万石稻米南下了,几日后便抵达了济州岛。
  这个船队,自然是从鹿岛南下的尼堪船队了。
  这几万石稻米便是已经迁到此地的汉人以及朝鲜人过冬的粮食。
  等全州的秋家兄弟带着军队赶到万顷县时,船队早已扬帆远去。
  济州岛。
  如今的济州岛已经成了一个异常热闹的所在。
  与朝鲜其它地方相比,济州岛却是一处特殊的所在。
  首先从出产来说,此地不产稻米,却盛产荞麦。
  同时该地又是朝鲜王国最大的马场以及制作弓箭的场所,历次流放的罪犯不是种植荞麦的农奴,便是养马的牧奴,或是制作弓箭的匠奴。
  不过随着阿斯兰大汗的入主,济州岛正在发生某种变化。
  弓箭、马匹、耕作在继续进行,不过相关人员的头顶上已经去掉了“xx奴”字样,全部恢复了平民的身份,就这一项便使得岛上的大多数人对尼堪感激涕零。
  从七月份到九月份,济州岛已经迁来了约莫两万户辽东汉人,这么多的人若是与朝鲜人争食的话势必造成大乱。
  不过岛上并没有出现乱子。
  尼堪控制济州岛之后,立即让人对济州牧使府、大静县、旌义县的城池进行了拓宽、加高,扩建后的城池全部住进了汉人。
  而迁来的汉人也成了建造工程的主力。
  还有一事。
  济州岛本事是一个火山岛,岛上遍布厚厚的火山灰,在尼堪的提点之下,岛上的工部匠人已经制出了用火山灰、石灰、黏土混合而成的土水泥。
  在土水泥的加成下,三大城池的拓宽、加高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等尼堪的船队抵达后,三座城池的改建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在东南风的尾巴上,尼堪的两百多艘龟船又运送了几批汉人去了海参崴,不过到了九月份以后,海面上的北风逐渐增强,南风逐渐减弱,想要继续大规模运送汉人去那里已经不可得了。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尼堪占据济州岛的事情终于被皇太极、李倧侦知了。
  就像呼啸而来的北风一样,对于尼堪来说,一场剧烈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