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二十)

  所以说凉州军众人可不认为,曹操能在南阳投入几十万的兵力和他们死磕,确实,要是己方是他们的话,也不会那么去做。本来守城的话,就是对他们有利,对己方没什么大好处。所以他们不相信曹操就不愿意,用南阳的城池来消耗己方的人马。如果说他真投入过多兵力的话,那么他们都觉得那不像其人的性格。关键是他们兖州军和己方一比,尤其是钱粮上面,
  还是不小差距的,就是这样儿。所以说如果他们像己方这样儿有足够的钱粮,那么他们也许会投入很多兵力在这儿,不过现实的条件,还真是不允许他们那样儿啊。而此时已经到了攻城的时辰,城外却是半点儿动静都没有,李通就知道,事实和自己所想,应该是没差,或
  者说最次也是“八九不离十”了。因为自己是他马超的话,也不可能再在这个时候过来攻城了。因为他们怎么都得防备着城外己方的人马,关键是己方人马比他们多啊,傻子都知道防备了,所以更别说是他们凉州军了。因此,李通也知道,至少棘阳城内,己方是可以多休
  息几日了,至于说这个时日到底多少,那自己确实,心里也没底儿,不过日的话,还是少了。李通作为棘阳城的主将,也是兖州军在南阳这儿的一把手,他当然是希望己方战败凉州军,然后他们撤退。至于说之后他们早晚还得回来,这个自己也知道,可那个时候,己方在棘阳城内的守卒,却是已经休息很多时日了。到时候,至少自己清楚,绝对是比如今,
  比此时此刻的状态要好,这个也是自己所期望的。所以还得看己方在城外的援军,到底是能给凉州军逼迫到什么程度。李通倒是不知道,有个词语叫做给力,要不然的话,他这个时候肯定是在想,希望己方的援军,徐晃他们能给力点儿,比什么都好。不过棘阳城内和他们
  在城外的援军的距离,可不是远近的问题,而是隔着一座城池,还隔着凉州军,因此,这通信也不畅,所以徐晃他们都是什么想法,李通自然是不知道。同样儿,李通这个时候的心思,徐晃他们当然也不可能知道了。不过之前李通好在是派出了探马,至少城外的消息,他
  还是能知道一二的,这个确实是不错。其他的话,好像也不是那么特别重要了,如此。徐晃他们当然是知道如今凉州军的情况,哪怕是己方已经兵进二十五里,他们却依旧是没动地方。其实一想,凉州军这么做,也是未可厚非,是挺对的。要是己方是他们那样儿的情况,估计最后也是要如此。毕竟如今的己方人马可要超过他们,所以他们攻城,那是别想了,那
  么除开这个,其他方面,他们要和己方一战,这个战,是一定的,可是不是他们主动,显然,凉州军是不想。可以说这个战,还得是己方主动和他们战,而不是说他们和己方主动去战,这个倒是没错。至于说这个方面,不是谁主动谁被动的问题了,而是说谁不着急,拖住
  的话,谁能坚持久,就是这样儿。可显然,他们凉州军,说到底,是能坚持,可己方呢?显然,在这上面,那确实是不如对方啊。因此,这最后主动去进攻的,那还得说是己方,不会是他们。毕竟己方是不得不和他们战,如果说能一直那么拖着,那倒是还好,可己方拖不了那么久啊。这每日近八万人马,所消耗的粮草,多少,太多了,可绝对不是之前那不到两
  万人所能比得了的。徐晃此时也是找了荀攸和夏侯渊,毕竟如今什么样儿,己方要如何去做,虽然他一个人也不是说就不能决定下来,但还是和荀攸和夏侯渊商讨一下更好。别看夏侯渊是带援军过来支援的,而且到这儿了,自然就是以徐晃为主了。但是徐晃知道,这关键时候还得是靠着人家出力,这个是肯定的,所以别看徐晃自己一个人也不是不能决定什么,
  可他还是让夏侯渊过来了。至于说荀攸,那更不用说了,他本来就是曹操派来,用来给徐晃出主意的,当然也是说要提醒他点儿。不过因为之前那次徐晃不听话,所以也算是给荀攸得罪了一次,当然这个得罪不是那个得罪,是给他气了一回。所以这回怎么徐晃都不可能不
  找他。就说没上一次的事儿,徐晃都得找他,所以就更不用说,还有上次的事儿呢。没一会儿,两人就都到了徐晃的中军大帐中,他们自然是知道徐晃叫自己两人做什么,要说这个时候,己方还是不好出兵,毕竟援军也不过是昨日才刚到,所以今日休息一日的话,也是势
  在必行。关键是己方可没那么着急了,这个是一点儿不错。看到荀攸和夏侯渊两人都已经到了帐中,而且是坐了下来。徐晃此时对两人一笑,说道“想必二位也已经是看到了,这我军来此,可凉州军却依旧是按兵不动,显然,看情况,他们是要与我军这么对峙上了!当然了,他们也不会再去进攻棘阳,不知二位觉得如何?”徐晃那意思就是,我军什么时候出
  兵,他们凉州军看这样儿,是不主动进攻己方了。荀攸闻言,是第一个开口说道“这如今凉州军是按兵不动,显然,他们是等我军先去进攻。可今日的话,我军当继续休整,明日再战不迟!”徐晃听了荀攸的话后,是微微点头,他自然是赞成的,必然。“好!先生之意,
  我已知晓,不知道妙才将军以为如何?”夏侯渊也是一笑,然后说道“赞同公达先生之言,确实如此甚好!”夏侯渊当然是赞成,别说他就是带兵来的那个,就算不是这样儿,他也知道,这今日己方还得是继续休息,比什么都好。可一直不动兵,那肯定不行,别看他们
  凉州军是可以如此,但是己方行吗?所以今日可以就那么算了,但是明日,该去进攻的时候,却还得去进攻啊,这个就是夏侯渊此时此刻的想法。徐晃一听,便对两人说道“看来二位都是认为,今日是该继续休息,而明日,我军出兵,进攻凉州军!”荀攸说道“不错,是该如此!”夏侯渊也在荀攸说完后说道“确实,赞同!”徐晃最后自然也是同意了两人的
  话,或者说他本来也是如此想法,一点儿也没改。他也是猜出来了,荀攸他们自然也会是这样儿的想法。所以这一日别看徐晃是带着兖州军兵进二十五里,但是一切也都是在凉州军和棘阳城内李通的所料之中,徐晃今日并没有进兵。而对城内的李通来说,他自然是希望如
  此,毕竟他也知道,这己方援军昨日才到,那么今日再休整一日,其实是一点儿没错的。而在凉州军看来,他们也有希望对方攻过来的想法,当然了,也是有不想让对方过拉,两军双方就这么对峙下去的念头。如果说哪个更大,当然还得是后者,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想法,就是这样儿。毕竟对峙下去,对己方的好处多,如果对方过来进攻,那么对己方其实也真是,
  没什么好处啊。于是这一日就这么过去了,三方都是按兵不动,等着来日再说。城内李通是动不了,不能动,他也巴不得己方休息,毕竟这些时日守城真是太累了,如果说这主动权不是掌握在对方手中,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话,他早就让己方休息了。可人家来攻城,你休息得了吗?所以也真是,自己想,但是却不能,而如今终于是能了,李通自然是不会让己方
  动了,必然啊。而凉州军呢,他们倒是也想动动,比如说继续进攻棘阳城,可也是不能啊,还是那话,你一去进攻,说着倒是简单了,可人家徐晃肯定马上就带兵过来劫营,绝对不会说再继续让他们兖州军休息,这个是肯定的,所以凉州军倒是想继续进攻城池,可却也是不
  能啊。而如今在棘阳城外的兖州军中,要说三支人马中,就属他们最为轻松的,因为此时他们不光是人最多,这城外凉州军和在棘阳城内的己方,可都是和如今城外的己方息息相关。可不是吗,因为己方人马比城外凉州军多,所以他们不得不停战,想着和己方战,所以城内
  的己方人马就可以休息了,而这不就是,如今己方不动兵,但是却有了一个大的好处了。许都,曹操看了今日刚传来的,己方在南阳的战报,当然是包括了攻城战,和徐晃他们对凉州军的战事,或者更准确说,是人家对徐晃他们的战事,就连徐晃带五百骑兵去劫营的事儿,都有所报。曹操一看,他是真不满意。这个不满意,不是对棘阳城内李通和守卒的不满,对
  他们,曹操还算是满意了,他也知道,李通表现就算是可以了。所以他这个不满,就是对徐晃他们的不满,先说这战事的情况。就说刚到棘阳,就让人家凉州军过来杀了一下,己方损失了一万多点儿的人马,就这么一个事儿,可以说曹操是很不满意。因为他觉得,徐晃不
  应该那么没经验,荀攸更是,这关键时候,居然也没起到什么大作用。为什么曹操这么认为,他这么想,自然是有他的道理。要说这己方的援军,本来就比人家凉州军少,这个是一点儿不假,人家在棘阳城外的人马,可是己方援军的两倍还要多,都快三倍了,因此,如果
  说曹操认为自己带兵的话,肯定不会第一日到了之后,就直接驻扎在距离凉州军那么近的地方,因为要防对方来劫营。所以第一次,驻扎在距离他们三十里,而且还要超过这个距离的地方,如此才能安营。因为这样儿对方就算是过来了,其实他们也是行军几十里了,至少比他们就走了几里路要强不少,不是吗。可看看徐晃他们都怎么做的,至少曹操不满意。而
  他知道,只要己方距离敌军大营远,那么对方未必就真过来劫营什么的,那事儿都不是常事儿,可徐晃他们没那么做,最后是让对方过来进攻了,所以对此,曹操有不满的地方。至少他认为,有徐晃这么个大将在,经验丰富,本事不低,更何况旁边儿还跟着一个谋士,并
  且是天底下顶级谋士,可最后的结果,确实真是不让自己满意啊,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而之后呢,徐晃是带着五百骑兵,直接去凉州军大营劫营,这事儿在曹操看来,真是更不应该。他知道,徐晃胆量是有,对此,如果就以个人来说,自己也是觉得徐晃胆量不错。
  可自己不是单个的一个人,是当主公的,所以从这上来看,徐晃胆量是有,可没什么脑子。毕竟就用五百人,去劫七八万人守御的大营,这事儿像什么有脑子的人干得出来的吗?至少曹操觉得,这事儿并不是说就不能去做,别说是七八万人了,就是十万人的大营,也未尝不能去得。但是你得讲求点儿事实情况,他们凉州军除了上午攻城之外,他们退兵回来,就一
  直在大营内休息,这属于以逸待劳。但是己方就五百人,哪怕都是骑兵,可去了人家大营,那就是肉包子大狗,所以什么都不用说了。并且最关键的,最重要的,不是说曹操心疼五百士卒,心疼五百匹战马,那还真没有。兖州军再少钱粮,也不至于说少这点儿。他是真担心
  徐晃这么个人,确实,己方也没几个大将,而且还被曹操这么看重,在他看来,你要是有吕布那两下,别说是带五百人,就是一个不带,去了也就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