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节手拉肩扛支援前线

  中央政府方面也立刻就这个事情开始开会了,他们也想快点的解决这个问题,上海地区是民国中央政府的一个根本,是校长发家的起源地,如果在这个地区持久的进行战争的话,会把整个地区给破坏殆尽的,到时候,对于整个中央政府来说,可能就有财源紧缺的危险,虽然现在已经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可大家心里都抱着一个希望,如果日后战争可以快速结束的话,那么就可以在这一地区快点进行恢复建设,可现在因为铁路线被炸断,北方的支援不能下来,南方又没有什么物资了,这样持续下去,大家几乎都看到了一种亡国的危险。
  虽然说毛远山的军队已经是南下,可在铁路线被炸断之前,他仅仅是带来了一个装甲团,一个步兵团,再加上一些其他零散部队,最多也就是十几万人就是了,可日本鬼子呢?据说他们已经是在国内动员了大量的援军,加上华中派遣军,人数要超过50万人,在毛远山看来,如果把整个战局交给自己的话,十几万人抵抗日本鬼子50万人,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当年北方方面军也就是用了不到20万人,就解决了苏联60万人。
  如果看单兵作战能力的话,苏联人自然是不如现在的日本人的,可苏联人的武器装备也比日本人强上不少,就说军队当中的火炮吧,苏联军队当中的火炮密集程度绝对要超过日本人的,而且苏联军队当中的一些大口径重炮,也比日本人的数量要多,当然在质量方面就比不上日本人了,双方可以说是各有优势,不过那个时候苏联人是在本土作战,比日本人战斗的优势要大得多。
  虽然表面上毛远山是挂的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职位,但是现在毛远山能够指挥的军队仅仅是前线上的这些,除了保安团之外,其他军队表面上归他指挥,如果战争打得顺风顺水的话,其他军队是会听毛远山的指挥的,可要是战争打得不恰人意,那么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样子还很难说呢?尤其是校长的这个指挥系统太烂了,刚刚开始的时候,校长还不会对下面的军官直接下命令,可是当毛远山指挥的战局出现问题的时候,校长就直接把他的手伸进来了,这可就是两个事情了,战场上最害怕的就是多头指挥,下面的士兵们就算是表现的再勇猛,他们也没有办法面对两个指挥官。
  从早上开始,日本鬼子就开始加强他们的进攻了,因为他们早就知道,铁路线想要修好最快也是一个月的事情,再说了,你们整个华夏就只有这一座铁路桥,修好之后我们就不会再把它给炸断吗?谁让你们华夏的工业基础这么薄弱,导致整个民生建设也这么差劲,只要是这座铁路桥,一直修不好,那你们南北之间的联系就没有办法联系得上,北方的保安团可以说是人强马壮,各种物资人员都不缺,但是没有一个稳妥的铁路线路,紧紧扣着空中的飞艇,还是不要做梦了,那种东西虽然运载量很多,但是支撑保安团本身那些人的输出已经是非常困难了,别指望他们在给中央军和各地军阀任何的支援。
  中央这边也提出了很多的替代计划,比如说从察哈尔出发的火车,抵达黄河边上的时候,就把货物卸下来,黄河上已经是建立起两座浮桥,可以用汽车等其他的工具,把这些物资运送到南岸,然后再装上火车运送过来,虽然这样也是能够支持的,但问题是这样运输的话也会遭到日本鬼子的轰炸,主要是因为整个大海实在是太大了,日本海军航空兵,在大海上可以随处的安家落户,在那个地方起飞飞机,就算是咱们有雷达设备,总不能把所有的海岸线都装上雷达设备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耗费实在是太巨大了,主要是这个年头雷达的兑换价格太贵。
  毛远山也想过继续大规模的兑换飞艇,但是飞艇驾驶员可没有那么多,现在高志航那边已经是晋级开始训练飞艇驾驶员了,原来的时候就已经用很快的速度,现在在把速度压缩着,危险性可就上来了,毛远山制止了高志航的这个行动,如果说要在安全和速度面前选一个的话,还是选择安全的比较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一艘保安团的飞艇坠落,所以这个纪录必须要保持正,如果是有一艘坠落的话,会给士兵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的,毛远山不能冒这个险。
  最终,毛远山给察哈尔基地下达了命令,那三个新的保安团先暂时不要南下了,只让重炮团南下,要发动一切力量,先把重炮团的火炮给运过来,现在前线的火力不够,尤其是当日本鬼子的驱逐舰加入以后,自己这边的火力就更加薄弱了,203毫米的火炮是可以给驱逐舰带来一定的伤害的,到时候在江边布置上几个炮兵阵地,也可以给日本鬼子的驱逐舰形成一个威慑,让他们不敢这样大摇大摆的冲进长江,对我们的阵地进行炮击。
  在黄河岸边的老百姓,听说这些武器装备全部都是要运往南京前线的,这些老百姓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周围十里八村的青壮年全部都扔下自己手里的活,到了保安团的军队当中,声称要帮助军队当中的战士运送东西,在黄河岸边,因为运输工具的不足,这些老百姓都贡献出了自己家里的各种交通工具。
  很多203毫米的大炮全部都是靠这几百人一起拉过来的,对于这样的情况,中央日报的记者全部都拍摄下来,全国人民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心里信心大增,有的人都流出了自己的眼泪,有这样的老百姓,我们凭什么不能打胜仗呢?凭什么不能把日本鬼子赶出去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