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节简陋的防线

  针对高丽国的定位,毛远山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了,跟越南一样,这里的地下并没有什么矿产资源,仅仅有点儿煤炭就是了,数量也不是很多,就这点儿煤炭,别说开采大批量的了,能够维持当地使用,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事儿了。
  所以在高丽国还没有拿到毛远山手里的时候,毛远山就已经是制定了现在的计划,对高丽国实行零投资,在他们国内现有的基础上,把整个高丽国建设成一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也算是对得起他们这块地方了,至于高丽国的男人,除了送往国内工厂之外,最大的容纳地方就是雇佣军了,这也是他们一个致富的方法,高丽国并不需要他们去种地,有华夏的老爷们呢,根本就不需要你们,至于高丽国的女人,那就留在原地好了,过来的这些老爷们大部分都是没媳妇的,正好解决他们的家庭问题。
  在高丽国最南部地区,保安团将要建设两个大型陆军军事基地,一个海军基地,一个空军基地。
  高丽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日本来说,从华夏起飞的轰炸机,想要正常飞到日本,中间需要太多的时间,足够日本预警时间了,但是如果从高丽国起飞的话,所需要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不仅仅可以快速轰炸日本,而且返回的途中也不需要太多的护航战机,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但是对于日本来说,丢掉高丽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了,自从高丽被华夏占领之后,日本在面临高利的那一面海岸线,修筑了一条防线,虽然现在日本十分拮据,但是这一条防线还是必须要修筑的,因为日本害怕华夏以此为基地,向日本发动登陆进攻。
  虽然现在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华夏要发动登陆进攻,但是未雨绸缪,日本认为现在的华夏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出来,所以还是有准备的比较好,如果到时候华夏的舰队又出现了,他们任何准备都没有,那么日本本土上就会出现华夏的军队了,这对于日本高层来说,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尤其是他们的那位天皇陛下。
  撤退回日本的安藤长官跟他手下所有官兵都编入了这支防御军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海岸线附近巡逻,等待华夏人的出现,如果华夏人不出现的话,那将是他们最好的事情,如果华夏人出现了,那也只能是跟华夏人决一死战,并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在高丽军队当中,他们是优等者,可以有机会撤回本土,但是在日本本土当中,他们是最前线的军队,只能是选择对抗华夏,如果有其他的想法,那就对不起你了,国内不需要没用的人。
  很多军官和士兵一时间没有办法进行这个位置转换,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应该是大日本帝国最需要的军官和士兵,而不是炮灰,可现在他们这个位置,如果说他们不是炮灰,哪怕是天皇陛下亲口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的,这里距离高丽实在是太近了,而且周围并没有什么空军基地,仅仅修建了一条陆军防线,这很难抵挡华夏人的进攻,再加上海上并没有他们自己的海军军舰,万一华夏人的战列舰过来了,跟他们在高丽有什么区别呢?不一样的就是死在本土就是了。
  整条防线仅仅用了三个星期就修建完毕,日本陆军部还在夸耀他们的能力,可实际上到底是怎么修建成功的呢?安藤长官跟他手下的军官都十分明白,这是一切追求速度,至于质量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任何人管。
  当初安藤长官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立刻就给日本大本营发了一份报告,希望日本大本营可以给他们6万吨的水泥,日本大本营也最快的速度给了回复,6万吨的水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给你们3万吨水泥,而且还得分两个月才能运来,这让安藤长官几乎抓狂,长达几百公里的防线,竟然就给我那么一点水泥,让我怎么修建这条防线呢?难道全部都是豆腐渣工程吗?如果是你们愿意的话,那完全可以修建起来。
  除了建筑材料的不足,最要命的就是人力不足,士兵虽然可以修建这些防御工事,但是很多力气活都是民工来干的,原来在华夏也好,在高丽国也好,全部都是抓的当地的老百姓,自己的士兵仅仅是干一些技术活,那些出力的事情都不是自己做的,可到了日本本土上,他们也想去抓一下老百姓,不管是日本的老百姓还是高丽的老百姓,在战争的面前,只能是为战争服务,可当他们踹开老百姓的大门的时候,发现里面根本就没有老百姓,全部都是空的,整个日本虽然人口众多,但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年轻的人都不知道去哪儿了。
  安藤长官想到了一个事情,当时很多人都说了,日本国内的年轻人全部都被贩卖到华夏去了,那个时候他还不相信,认为这是华夏人散播的谣言,是让日本鬼子信心消失的一个间谍战,现在看来当初这绝对不是谣言,没准说的就是事实呢,如果一个村子里没有人,那可以说是巧合,但是接连到了十几个村子,都没有任何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一群老人,带着只有十岁的孩子,这些人就算拉到战场上去,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全部都是出力气的活,指望他们一点用都没有,还得供给他们吃饭,哪有那么多的粮食,干脆自己干好了。
  安藤长官没有找到民工,只能是用自己的士兵,当这条防线修建完毕的时候,安藤长官怎么也不敢相信,竟然减员超过5%,而且是非战斗减员,加上日本本土的支援,4万大军少了5%的人,也就是说,这两千人全部都被累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