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 第67节

  ……是怎么死的?
  贺敏之可答不出,只觉得近来亲眼目睹的一切都大大颠覆了自己此前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幸而有个好心的女人扭头看向了她们,一边叹气一边同她们解释:“这光景你们没见过?施粥铺本就是专发死人财的……”
  一个混乱的世道能有多可怕?人心的凶残和险恶能被一股脑儿逼出来,就连一个小小的施粥铺都埋着鲜血淋漓的陷阱,轻易就能要了人的命。
  如今兵祸四起,要逃难的又岂止是一无所有的贫民?便是小富小贵的乡绅也要为了避祸而背井离乡,将家中的田产清点变卖,折算成金条带在身上,为防人抢劫还会乔装成普通流民混在人群里,就等着一路平安地逃到暂且没有战乱的地方。
  施粥铺打的就是这群人的主意:他们一边用薄得像水一样的粥吸引流民,一边又在粥桶旁备下馒头一类的干粮,粥可以白喝,馒头却要卖钱,倘若填不饱肚子就花钱买舒坦;这时有钱的乡绅们便装不住了,他们也跟流民们一样挨了许多天的饿,一看有干粮可吃又怎能拒绝?忙不迭就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换了馒头,大口大口吞了下去。
  可长期挨饿的人猛地吃下硬邦邦的干粮会有什么后果?身体根本吃不消,不走运的没一会儿就会倒地而亡,这时施粥铺的伙计就会出来把他身上带的金条搜刮一空,为他们兼济天下的“慈善家”老板狠狠捞上一笔油水。
  这是一个身处上层的人群永远不可能亲眼见到的黑暗世界,运行着无数令他们难以置信的残酷规则,足以让他们的心防在刹那间崩溃,只余下一地破碎的残渣。
  白清嘉感觉到自己的手在发抖,陌生男人的尸体就倒在路旁,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却还远不如一个馒头金贵——那她呢?她的母亲呢?她们的命又能有多值钱?能重过人心底无穷无尽的恶念和贪欲么?
  想到这里她又汗毛倒竖了,只唯恐自己和母亲也会如那被洗劫的男人一样命丧他乡,当下只想立刻逃离这吃人的鬼地方,再也没有要追查盗贼的心思,拉上母亲的手便匆匆跑出了驿站的院子,直奔向曲折的山岭和荒芜的旷野……
  从安庆到柊县大约一共要走一百五十里地,昨日马车已经跑了一多半儿,现在只差不到六十里就能到家。
  荒无人烟的地界哪有车马?顶多只能碰到逃难的流民,一应都是从皖南往外跑,没一个是跟她们同路的。于是她们只好拎着行李、逆着人流徒步赶路,迷失时还要四处找人询问方向,其中艰难已不必多言。
  贺敏之从没吃过这样的苦,何况她也上了年纪体力不济,要走完这六十里地于她而言可真是要命的折磨;白清嘉背不动母亲,只能替她拎着箱子,瘦弱的身体其实也在崩溃的边缘,每在泥泞的路上多走一步心底的绝望便又多一分,恍惚间柊县好似成了一个永远也无法抵达的海市蜃楼,终会把那些奔向它的人拖入深渊般的死地。
  她们就这样走啊走啊,从白天一直走到黑夜,走到白清嘉拎着箱子的小手被磨出了大大的水泡,走到在荒原的尽头隐隐看到四起的硝烟,走到四下里空无一人、几乎只有鬼影肯与她们为伴。
  终于……在漆黑的夜色中看到了柊县的城门。
  第111章 老宅 像个不知疲倦的小陀螺
  进城时大街上已经没有人了。
  那时大概才晚上九点, 距此几百里的夜上海正是灯火璀璨人声喧闹的时候,可这地处皖南的小县城却已寂静无声,大街上空空荡荡, 各家的窗口也没有灯火透出来, 萧瑟得很。
  白清嘉心头一凛, 如入空城的感觉十分不妙, 遂越发担心外祖母家中的境况,与母亲对视一眼后便纷纷加快了脚步, 在满城死寂中朝贺家老宅匆匆而去。
  贺家的老宅在柊县是最体面的。
  当初老太太不肯随贺敏之一同住到上海去,可却阻绝不了女儿的孝心,她和白宏景专门安排了人到柊县来修葺老宅,三进的院子十分气派, 精巧的马头墙充溢着徽派建筑独特的风韵,引得当时的街坊四邻艳羡不已。
  可如今连老宅也显得萧条了。
  白清嘉和母亲一起走到门口,要叫门时才发现门是开的, 老式的宅子还有门房, 可里面却空无一人;顺着小路走到老宅深处,四下里也没看到一个佣人, 花园里的花木一半活一半死, 草已长得没过了脚踝。
  唯独主屋的窗子里隐隐透出了一点亮、瞧着像是有人气的,白清嘉见状赶紧上前敲门,没一会儿屋子里就传来了微弱的应答,细听去声音还打着抖, 在问:“……谁?”
  正是舅母何英的声音。
  “舅母,是我!”白清嘉松了一口气,语气也终于染上了几分欢喜,“我和母亲回来了!”
  话音刚落便听到屋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舅母何英的面容从门后露了出来,望着她和贺敏之满脸的不敢置信,不多时连眼眶都湿润了,说:“大姐、清嘉,你们……你们怎么……”
  彼时白清嘉和贺敏之看上去真是狼狈极了:两个女人在荒芜的土路上一刻不停地走了六十里,鞋子和裙摆都被溅满了泥点子,原本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也都乱了套。
  何英一看也就顾不上再跟两人叙旧,连忙侧身要把她们让进屋子,一边让一边说:“快快快,快进屋,进屋歇一歇……”
  屋里正是一灯如豆。
  靠窗的床榻上,年迈的贺家老太太正在熟睡,她紧紧闭着眼睛、胸口缓慢地起伏着,虚弱得似乎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贺敏之进屋一见到母亲便绷不住了,连日来的忧惧和疲惫都在此刻化成了泪水,她扑到母亲床前拉住了她的手,又将自己的脸贴在她老迈干瘪的手背上,低声呜咽:“母亲……母亲……”
  人常言,但凡家中亲长仍在,便无论多大都是孩童——贺敏之也是如此。
  她这一年遭了多少罪?平素在儿女们面前多少还能撑一撑顶一顶,如今见了母亲便不觉泪落如珠了,大概心底里也有几分想讨长辈安慰的意思;可惜她的母亲垂垂老矣,如今更是濒临生死大限,也许下一刻就要撒手人寰,真是活生生在摧人心肝。
  老太太病得久了,意识大约也早已涣散,可此刻却好像感觉到自己的女儿回到自己身边了,苍老的脸上隐隐浮现悲色,被紧紧握在贺敏之手中的手指也微微动了动,又过一阵甚至还微微睁开了眼睛。
  她的眼中一片浑浊,一看便晓得是看不清东西的,可这也已足够让贺敏之感到庆幸——她跪在老太太床边向前膝行了两步,又在叠声唤着“母亲”、大约是指望着她能跟自己说句话,还在不停地说:“母亲,我是敏之、我是敏之啊……”
  老太太哪听得懂这些?眼神还是轻飘飘的,嘴里的牙几乎都掉光了,呢喃时也没有章法,一会儿叫着“焕之”一会儿叫着“英子”,一会儿又叫起了自己那两个早就夭折的孩子,朦胧间也没忘了自己的女儿,同样唤了一声“敏之”——还有,一声模模糊糊轻不可闻的“宁宁”……
  白清嘉原本一直强忍着眼泪,心想母亲已然如此伤情,若是自己也跟着哭那场面便不好收拾了,可外祖母的这一声“宁宁”终究还是招下了她的泪水,令她一颗心都被揪成一团了。
  外祖母……
  她这一生都念着孩子、为孩子活着,明明先前都病得那样重了也不肯来信让她们回来探望,原因无非是不愿给他们添麻烦……可她自己却到最后都惦记着他们,连她这个留洋多年、许久没在她左右尽孝的外孙女儿都不肯忘记。
  她于是也忍不住了,和母亲一左一右伏在老太太床边,紧紧地攥着她的手,好像只要这样便能争得过阎王爷、不会让这个慈爱温厚的老人离开人世了……
  到下半夜时贺敏之终于撑不住、在老太太床边靠着睡着了;白清嘉同舅母讨了件干净的衣裳给母亲披上,又轻轻为外祖母掖了掖被角,随即便轻手轻脚地同舅母何英一起走出了主屋,预备仔细问问家中的境况。
  没想到一出门舅母也跟着哭了起来,抽噎得几乎说不出话,白清嘉眉头紧紧皱着,一边拍着对方的后背一边温声安慰,接着又试探地问起了舅舅和表兄的下落。
  结果却引得舅母哭得更凶。
  “他们都被当兵的抓走了……”舅母的眼睛已是一片红肿,眼泪像是流不尽,“五天前就走了,城里的男人没有一个幸免,都被抓去打仗了……他们、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呜咽不止。
  尽管在路上白清嘉已有了一些心理准备,可到亲耳听闻此讯时仍不免心头巨震——她的舅舅和表兄都是老实本分的乡绅,过了一辈子富贵安生的日子,哪有什么上战场的本事?一入军营必然要被折腾得掉一层皮,倘若被推上战场,说不准直接就会……
  ……死。
  她闭了闭眼平复心中剧烈的翻腾,耳中却一刻不停地充斥着舅母的哭声,这让她的思绪变得十分混杂,又静了一阵才问:“那、那家里的佣人呢?还有人能照顾外祖母么?”
  何英连连摇头,倘若把人拎起来拧一拧必然能拧下一盆一桶的苦水,但听她说:“走了、全走了,一个都不剩!都去逃难了,还抢走了家里的牲口!马啊驴啊什么都没剩下!”
  ……也是。
  战火纷飞、丈夫和儿子都被抓进了军营,周围的人全在逃难,舅母若非碰上了难事、又怎么会留在老宅里不动?她必然也想逃出城去,可惜家中的牲口都被抢夺一空,外祖母如今又是病重,她一个女人怎能搬得动老太太?又不能不顾孝道把长辈一个人丢在这里,无奈之下只有在原地留守,心中该是多么绝望啊。
  白清嘉心疼她心疼得要命,想也知道这段日子舅母承受了多少煎熬,同时她更感激她,毕竟她跟外祖母之间并无血缘,在如此大的动乱面前却仍没有抛下她独自逃命,单是这份孝顺和勇气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她深吸口气抱住了舅母,一边拍着她的后背一边继续劝慰,又说:“现在好了,现在好了,我和母亲都回来了,我们一起带外祖母走,回上海去……”
  何英也抱着她,似将她当成了最后的支柱,又哭着问:“那你舅舅和表兄呢?他们怎么办?他们会不会……会不会……”
  至此已哭得肝肠寸断说不下去了。
  白清嘉也回答不了这些话——她是如此的弱小,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面前只是一粒微小的尘埃,有时不单不能拯救别人,甚至还会被自己的生活拖进无底的泥潭——她当然也想救出舅舅和表兄、让他们一家团聚,可是她有什么法子呢?她甚至不知道他们被抓去了哪里,即便知道也没有本事让皖军的将官放人。
  ……她是如此的平凡和无力。
  她的心同样被苦水淹没了,浓重的悲凉席卷了她,让她的眼眶也越发酸胀发烫,可她已不想再哭,脑子里还在转着带一家人从城里逃亡的事——她该怎么带她们走?从这里到安庆要走一百六十里,没有车马又该如何成行?外祖母的身体如此孱弱、母亲和舅母看起来也很疲敝,她该怎么带着她们安全地逃出生天?
  她没有答案,可表面却要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先安抚舅母、请她早些休息,又许诺明日一早就带着外祖母离开柊县;好不容易哄得舅母擦干了眼泪回房睡了,自己又循着记忆去到了老宅的地窖,好不容易才在一片狼藉中找到了一辆破旧的木板车,本应由牲口去拉,如今却只能借人力拖拽了。
  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把它拖出了地窖,手上磨出的水泡都在忙碌间被挤破了,血水流得车把上到处都是,钻心的疼;她却来不及处理伤口,只又跑到各个厢房里去找被褥,努力想将这光秃秃的木板车铺得绵软舒适些,好让病弱苍老的外祖母少受些颠沛流离之苦。
  她一直忙啊忙啊,像个不知疲倦的小陀螺,直转到天蒙蒙亮才停下休息了片刻;她估摸着时间,心想母亲近日辛劳,还是让她再睡一会儿为好,于是打算两小时后再叫她和舅母起床出城,她自己也可到厢房里去小睡一会儿,好歹为接下去无比艰辛的路途攒下几分力气。
  房间里已没有干净的被褥,她便躺在硬邦邦的床板上合了一会儿眼,坚强的精神终归拗不过疲倦的身体,没一会儿便沉沉睡去了。
  可其实她统共也没能睡上多久,命运的周折像是没完没了的潮水、一波接一波地向她奔涌而来,天光大亮之前城外的郊野就猛地响起了如雷的炮声,巨大的震动将所有人从梦中惊醒。
  抬望眼。
  ……天边是一望无际的黑云。
  第112章 荒芜 ——“白小姐”。
  逃吧。
  现在就逃。
  炮声响起的刹那这个念头就充斥在了白清嘉的脑海, 她就像一个被上了发条的西洋人偶、一下子就把自己从困倦疲惫中扯了出来,几步跑出厢房赶到了主屋,正碰上母亲从屋里跑出来, 还在惊慌失措地问:“怎么了?这是出什么事了?”
  舅母也从另一间厢房奔出来了, 同样的六神无主魂不着体, 白清嘉却无暇再安抚她们, 只匆忙地把她昨晚收拾好的木板车拖到了主屋门口,又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大声地对母亲和舅母喊:“快!快把外祖母抬出来!”
  这其实是很不合适的做法。
  老太太年事已高寿限将至, 显然已不该再经受颠簸,可如今城外硝烟四起、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或许几小时之后得胜的一方就会进驻柊县,屠城的新闻报纸上比比皆是;也或许根本不必等战争结束,中途就会有火炮轰塌这座小县城薄薄的城墙, 破碎的瓦砾会堆成给她们一家埋骨的土丘。
  ……她们只有逃跑。
  母亲和舅母都已慌了神,可不断震动摇摇欲坠的房子多少还是替她们唤回了些许神志,终于能跟白清嘉一起跑进主屋去抬老太太了;她在病中□□着, 看上去痛苦极了, 嘴巴却仍在微微地动着,依稀还在叫着孩子们的名字。
  敏之。
  焕之。
  英子。
  建新。
  宁宁。
  ……
  一个都不肯落下。
  可她的声音没人听得见, 盖因全被轰隆作响的火炮声遮蔽了, 人好不容易被抬到车上的时候房顶上还坠下来好几片瓦,直挺挺掉在了白清嘉脚边,“啪”的一声就摔成了碎片。
  母亲和舅母都在惊呼,捂着头不知该往哪里躲, 白清嘉也怕得要命,两只抓住车把的手都在发抖,尚未愈合的伤口再次殷出血迹,那双原本矜贵细白的小手如今已经伤得不能看了。
  她却早已感觉不到这些, 只在一片恐慌动荡中拼命地试图拖拽那辆木板车——可那根本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事,她太瘦弱了,昨晚单是拖一辆空车都几乎耗尽了力气,如今又加上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能拖得动?遑论她已经一天没吃饭了……此刻只是站在那里眼前都是天旋地转……
  ——可她还有母亲和舅母。
  她们已醒过了神,也看到了车把上沾的白清嘉的血,那一抹艳丽的红刺痛了她们的眼睛,比此刻漫天漫地的枪炮声还要提神醒脑——她也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孩子啊,她们这些做长辈的……怎么能让她一个人担下所有的一切呢?
  “咱们从后面推!”贺敏之弯下腰扶住车尾大声朝弟妹何英喊着,一贯柔弱的面容也依稀显出了坚韧之色,“把车尾抬高些,别让母亲躺得难受!”
  何英也与贺敏之想到了一处,两个女人在车尾处一边照看着老太太一边用力地推,原本沉重极了的木板车一下轻盈了许多,白清嘉又用力一拉——终于将外祖母带出了她们摇摇欲坠的老宅。
  柊县的大街上也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一些同贺家情形相仿的人家也开始逃难了,目之所及都是老弱病残,约莫能有二三十人,大家在空荡的街头尖叫流窜,还有人在大声喊:“南门外面都是兵!不能去!不能去!”
  “东边呢?东边还能走吗?”
  “快别管家里的东西了!快跑!快跑啊!”
  ……一片混乱。
  白清嘉一家出来得晚,对城中的形势摸得不如别家清楚,当下干脆也就直接随着人群奔向了西门,据说交战的部队还没有打到西面,他们可以到那里碰碰运气,说不准能从那个小豁口逃出生天然后一口气躲到附近的山里,此后一路北行、走一步看一步。
  大家都跑得飞快,只有她们几个女人因为要拖车而行所以落在了最后——她们都已经竭尽全力了,可是终究还是离逃难的队伍越来越远,渐渐地连他们的影子都看不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