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王羲之 第323节

  王献之仿若未闻,继续与小皇帝说道:“陛下,臣提议,即刻派人留意秦国蝗灾动静。一旦蝗虫往南,晋国必须要出手解决蝗灾!”
  顾和瞟了眼褚裒,出声附和王献之:“吾赞同卫将军所言!”
  武陵王出声言道:“小王赞同卫将军所言。”
  其他公卿也看出来了,王献之与顾和是故意打岔的!于是,为了个人的美发,诸位公卿纷纷开口附和王献之的提议。
  褚太后坐在幕帘后面,气得面色发青,她的手紧紧揪着手巾。
  褚裒忽地开口言道:“近几载,卫将军立下大功。寻回传国玉玺,劝说燕王归晋。卫将军立下如此大功,陛下理应封赏卫将军!”
  王彪之听到这话,目光诧异地望向褚裒。
  难道王献之与褚裒谈好了?褚裒愿意支持王献之进位三公?
  司马道生出声说道:“卫将军功劳最大,理应得到封赏!臣提议,升卫将军为太保!”
  褚裒却说道:“卫将军年纪太小,只怕难以胜任。不如陛下封卫将军为东牟郡公!”
  东牟郡公,一方之主。是给异姓功臣的最高封爵。在王献之这个年纪,能得到郡公的封爵,与桓温同等待遇,已经是最高封赏了!
  王彪之眼神闪烁。
  封为郡公,有一定的封地,将来可以传给子嗣。但是,却没有实权!
  琅琊王氏,若想在朝堂上将根基扎实,必须要夺得实权!
  王彪之开口言道:“陛下,臣附议车骑将军!”
  琅琊王氏的官员纷纷出声,附议让王献之进位太保。
  武陵王若有所思,目光复杂地看了眼王献之。
  其实,武陵王觉得,封王献之为郡公更合适。毕竟王献之已经是卫将军了,金印紫绶,开府办公,手握兵权。王献之手中已经握有一定的权力了。哪怕王献之不当太保,也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封王献之为郡公,王献之有了爵位,有了封地。将来,这些都可以传给子嗣,一直传下去。
  荀蕤出声言道:“臣附和车骑将军!卫将军立下大功,理应升迁!”
  庾明跳出来说道:“征西大将军收复中原,功劳与卫将军不分高下。为何征西大将军不求升迁?卫将军就不能向征西大将军虚心学习?”
  王彪之转头,冷眼盯着庾明。迟早要把这个搞事精踢出庙堂。
  王彪之开口言道:“征西大将军位比三公,再封赏,莫非要加九锡?”
  谯国桓氏的官员,立马用死亡眼神盯着庾明。
  庾明神色不自在。
  王彪之转而对小皇帝说道:“卫将军接连立下几件大功,自寻回传国玉玺起,就该进位三公!此事拖延许久,再拖下去,只怕卫将军会心寒!因而请辞!”
  闻言,小皇帝变了脸色。他不敢想象,若是王献之不当官了,卫国的将来会如何发展!
  小皇帝正准备开口说话,褚太后轻笑着言道:“原来,卫将军连郡公之位都未放在眼里。莫非,卫将军欲要加九锡?”
  王彪之面色微变,立马否认道:“卫将军绝无此意!”
  王献之看向幕帘那边,缓缓开口言道:“吾本无庙堂之志,昔日,因陛下亲口征辟,吾才踏入庙堂。若非为了天下百姓,为了晋国,吾必定不会承担重任。此生最大心愿,乃天下统一,恢复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若有朝一日,心愿实现。吾必定辞官归隐!此心,天地可证,日月可鉴!绝不敢撒谎!欺瞒诸君!”
  王献之乍然说出这番肺腑之言,让众人愣了一下。
  王献之这是什么意思?
  等天下统一之后,王献之便会放弃手中权势,远离庙堂?
  只怕琅琊王氏不答应吧?
  众人想到这里,纷纷望向王彪之与琅琊王氏出身的官员。
  果然,王彪之的脸色不太好看。
  王献之刚才说的那番话,王彪之显然事先并不知情!
  这就有意思了!
  王献之看来,是想跟琅琊王氏对着干了!
  褚裒目光深深地审视着王献之。
  小皇帝面色微白,他声音不自然地说道:“江山尚未统一,天下尚未太平。天下需要王卿,百姓需要王卿,朕、需要王卿!王卿岂能说此话,弃江山、弃百姓、弃朕于不顾!”
  司马聃生气了。
  听了王献之的话后,司马聃心里产生了恐惧。他害怕,王献之真的辞官离开!自从与王献之结识之后,司马聃特别信任王献之。司马聃认为,卫国能发展至今,能渐渐强大,全都是王献之的功劳。若是有朝一日,王献之要离开朝廷。那朝廷怎么办?卫国的百姓怎么办?他怎么办?
  诸位公卿听到此话,抬眼望向上方。发现小皇帝双眼发红,神色有些不对劲。众人感到诧异。
  小皇帝这是,要发脾气了?
  这时候,褚裒开口说话了。
  “吾细细思量,以为车骑将军所言甚是。卫将军接连立下大功,理应进位三公。”
  闻言,诸位公卿吃惊。
  褚裒怎么一声招呼都不打,态度说变就变!刚才不是还唱反调吗!怎么现在就转头支持王献之了!
  王彪之诧异,没想到王献之说了那番话后,竟然能让褚裒改变态度!
  众人神色古怪。
  褚太后听到褚裒的话,愣了一会儿。显然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支持王献之,想要王献之进位太保!
  褚太后觉得,这件事还是得私下与父亲商量清楚才行!
  深吸一口气,褚太后开口言道:“今日到此为止,明日早朝再议!”
  作者有话要说:  小皇帝:王七郎,朕生气了!
  王献之:???
  第233章 唯一知己
  一下朝, 王献之立马被人围住。
  王彪之正打算拎着王献之出宫, 好好与王献之谈谈。
  宦官挤到人群里, 出声说道:“陛下请卫将军移步。”
  小皇帝要见王献之, 王彪之等人自然不能阻拦。
  王彪之看了眼王献之, 转身离开。
  王献之跟随宦官来到司马聃的面前。
  司马聃背对着王献之。
  王献之没有立马走近,而是朝司马聃的背影行礼:“陛下。”
  司马聃转身看向王献之。
  看到王献之作揖,司马聃目光复杂地盯着他。
  不知不觉, 他们都开始长大了。
  明明王献之比他还小一岁,可是,王献之却已经司马聃高出了半个头。
  小时候的王献之, 就像是打磨过后圆润的美玉。如今,王献之的五官发生了变化,那双眉眼,越发精致。这种变化,如同将美玉进一步雕刻,雕刻成神像。美丽夺目,令人不敢直视。
  深吸一口气,司马聃缓缓开口,低声问王献之:“方才在大殿之上, 王七郎所言, 句句肺腑?”
  王献之抬眼看向司马聃, 他站直身子,淡笑着回答司马聃:“陛下。献之所言,句句肺腑。”
  司马聃生气了, 他忍不住冲王献之咆哮道:“那你为何当初告诉朕,要陪着朕治理天下!”
  吼着,司马聃流下了两行泪水。
  司马聃犹记得当初第一次被王献之带出宫,他沉迷于市井街头,逍遥山庄的种种新鲜有趣事物。而后,王献之带着他路过一片坟地。
  在那片坟头处,司马聃第一次体会到民间疾苦。第一次体会到揪心是何感受。也是那件事之后,司马聃尝试过饥饿,明白了饥饿是什么感受。只此,司马聃想改变天下。想拯救天下苍生,想让天下恢复太平,想让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太平的好日子。
  是王献之,让司马聃了解人间疾苦,让司马聃见识到人世间悲惨的另一面。
  是王献之,鼓励司马聃树立志向,鼓励司马聃往明君的方向发展。
  是王献之,改变了晋国。改变了天下。
  司马聃不敢想象,若是王献之离开了庙堂,离开了他,那晋国的将来怎么办?他这个皇帝怎么办?
  司马聃越想,心里越委屈,哭得越发厉害,
  王献之叹了口气,拿出手巾,往前走了几步,递给司马聃。
  “陛下,献之出身琅琊王氏。其他世家要的是权力平衡,这些人决不允许琅琊王氏在庙堂上一家独大。”
  司马聃接过手巾,一边擦眼泪,一边哽咽地说道:“为何如此……”
  司马聃恨极了这种环境。
  王献之轻声言道:“昔日天下大乱,给了各大世家机会。士族专兵,皇权衰落。献之曾经想过,要助陛下重振皇权。奈何,献之无能为力。”
  曾经,王献之觉得自己可以改变环境。
  然而,渐渐的,经历的事情多了。王献之才发现,他一直想改变环境,却一直被环境所改变。
  西晋末期,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户籍消失。给了士族发展自己势力的机会。各大世族大量收留流民,为己所用,在乱世中家族势力不断壮大。东晋新朝,是士族支撑起来的。一个国家的政治根基,由士族来决定。若想改变,重整皇权,需要击垮士族。
  而要击垮士族,并非小事。一旦皇权有振兴的苗头,一旦司马氏要对士族下手。所有士族都会抱团,一同对抗朝廷。到时候,哪怕不起战火,朝廷怕也是要废。
  正是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司马聃双眼幽幽地盯着王献之,吸着鼻涕说道:“人生那么长,你我才多大。为何不努力下去?或许一载两载,不能成功。那就努力三载四载。一直努力下去,朕相信,只要努力,终会成功!”
  王献之摇头,他告诉司马聃:“陛下,若是要动士族,晋国会乱。朝廷会废。陛下再也不是陛下。”
  司马聃愣住了,手里的手巾,掉落到地上,他的手指微微颤抖。
  王献之长叹一口气,低声言道:“陛下,献之如今只想让天下恢复太平,减少百姓之苦。”
  司马聃声音颤抖地说道:“天下太平之后,你便要离开朕?”
  王献之摇头:“陛下,献之只是远离庙堂,仍然是陛下的好友。莫非,陛下从未将献之当好友?在陛下心中,献之一直是臣?”
  司马聃猛地摇头:“非也!朕以真心对待王七郎!王七郎乃朕唯一知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