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糟心的重生 第123节

  有了车,生活就是不一样。
  好车的生活更不一样。
  自从提车回家,兄妹俩就不在附近吃早点了,找了个远些的早点铺子,据说那铺子豆汁儿特正宗、炒肝儿滋味儿也足。兄妹俩每天早上就呜啦呜啦的一人一辆车开出去吃早点,吃过早点再开菜市场买菜,然后回家。
  用俩字形容,那就是:拉风!
  四个字就是:拉风极了!
  六个字:拉风的不得了!
  邻居都打趣,“看人老林家这兄妹俩,真有派头儿!”
  林晨阳性情低调沉稳,一向是说,“正好也当练车了。”
  林晚照嘴上也很谦虚,但她发现,她是喜欢被人带一点羡慕的眼神注视的。这心思不能跟人说,大哥也不能说,因为有点儿太虚荣了。
  甚至,有时见人打量她的车,林晚照也会生出一点得意的心情。
  林晚照想,原来我非但喜欢吃好的穿好的,还喜欢被人注目,也喜欢被人羡慕。
  哎,我真是个虚荣的人。
  林爹却显然对此很满意,林晚照提车回来没几天,林爹给了她一对儿玉镯子。林晚照不大懂玉,她就瞧着这镯子挺透,挺好看。反正老爹给,她就戴上了。
  把镯子戴手上后,林晚照看了看,说,“以前也没给过。”上辈子也没给过啊。
  林爹潇洒的抄着口袋,“以前见天儿一幅寒碜样,怕你把镯子寒碜着。”
  林晚照险没叫老爹给噎死,林爹也很郁闷,收礼都不知道说声谢。算了,这个长女就是这幅性子。
  世间万物,果然没有完美的啊。
  林爹感慨着下楼。
  中午收到林晚照送的松鼠鳜鱼,立刻就满意了,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也是一样的。
  林晚照去拿盘子时,林爹提意见,“汤汁有些浓了。”
  在菜式上,林晚照很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尤其老头儿舌头灵。林晚照说,“下回我调淡些。”
  林爹很满意的鼓励林晚照,“多学电脑,有好处。”自从长女开始上网,就不再局限于清蒸、红烧、一鱼三吃之类的老样式了。
  看,这才几天没见,松鼠鳜鱼都会了。
  林晚照拿了盘子没走,父女俩继续在门口对话,林爹问,“还有事?”
  林晚照心里扭捏两下,问林爹,“明儿还想吃什么鱼?”
  林爹意外,咋这么体贴了!不过,有机会提要求时,林爹是绝不会放过机会的,他立刻说,“很久没做酱汁焖鱼了,再做个煎鱼块,糖醋鱼,清蒸鱼,也就行啦。”
  “知道了,也不能一天吃,一天做一样怎么样?”
  “行啊,随你。”林爹是很迁就厨子的。
  答应下林爹点的菜后,林晚照才说,“你那时尚杂志再借两本给我看。”自从小特读大学,借杂志有点儿不方便了。
  林爹:还以为是孝心大发,原来是借杂志的。
  林爹心里一吐槽,没有立刻答应。林晚照有些不高兴,“不借啊?”
  林爹掖揄,“哪儿敢不借啊,那我不是以后都吃不着鱼了。等着,给你拿!”心下奇异又好笑,唉哟,非但活的像样了,还学会讲条件长心眼啦。
  第121章 买车之后下(林爹给的那镯子,林晚照有)
  林爹给的那镯子, 林晚照有空就戴。
  她发现,继虚荣心后,她还很爱美。
  刚开始活过来, 恶狠狠的买件羽绒服、羊绒大衣,就很满意了。买个金耳坠子金项链,戴出去也觉着体面。
  但现在,她看过时尚杂志,就会想,衣服要怎么穿搭才更好看更洋气。
  对于美, 她不再避讳,不再羞涩,不再心里喜欢,嘴上怯于承认。
  她非但喜欢好看的衣服,喜欢研究穿搭, 原来她还喜欢珠宝首饰,耳朵上戴俩坠子,就是比空空的好看。素色毛衣就是搭个毛衣链更出彩,上年纪的人, 戴玉镯真的很合适。不用两只都戴,戴一只更有味道。
  林晚照戴着新镯子, 开车回了一趟栗子小区。前妯娌陈桃花儿打电话问她车有没有提回来,知道林晚照提了新车, 请林晚照过去说话, 她也参观一下前二嫂的豪车。
  林晚照放下给陈桃花儿的水果,陈桃花儿嗔怪, “以后不用带东西,你来就行了。”
  “这是我的心意。”
  “车开来没?”昨儿就通过电话, 陈桃花儿还是忍不住问一句。
  林晚照朝外扬扬下巴,“就停楼下了。”
  “我得去瞧瞧。”
  俩人下楼去看林晚照的车,陈桃花儿围着看好几遍,尤其是瞅着那四环车标看了又看,直说,“二嫂,你现在真没的说!不是我说大话,咱们全村儿的女人里,你是顶尖儿的。”
  “那不是,林苏姐比我强的多。”
  “谁能跟林苏姐比啊。她是大小姐出身。”陈桃花儿跟林苏不熟,她是跟着林晚照称呼。
  “你要买也买得起,你是不买。”
  “等我驾照考出来,我也买一辆。”陈桃花儿说,“本来我都不想考了,一见二嫂你这车,我这心气儿又上来了。”
  “名也报了,钱也交了,怎么又不想考了?”
  俩人说话间上楼,刘爱军是村书记,平时都不在家。陈桃花儿跟二嫂诉苦,“家里家外,儿子闺女,没一个人赞同我学车的。我八十好几的老娘,听说我学车的事,还打电话给我,说我眼瞅奔六十的人了,叫我安分些。担心我开车出车祸。”
  林晚照忽然觉着,虽然林爹平时有点儿作,在这上头还是很开明的。林晚照问陈桃花儿,“你自己呢?自己想学就学,不用管别人。”
  陈桃花儿一拍茶几,“学!”不能叫二嫂落下。
  翠丹妈的情形就比陈桃花儿要好很多,刘贵(翠丹爸)很支持妻子学车。翠丹妈上午去上课,回家刘贵就把午饭烧好了。据翠丹妈说,就是公公刘爱党嘀咕了几句。翠丹妈笑,“我爸那些个闲话多了去,说我是白花钱,考也考不出来。考出来也没用,出门还是刘贵开车。气的我就问他,听说超子那车是他给拿钱买的,不知是不是真的。他一下子就不说话了,也不管我学车的事了。”
  林晚照陈桃花儿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翠丹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刘贵其实是刘爱党的长子,因为家里没儿子,就翠丹一个女孩儿,很不被刘爱党待见。
  原本拆迁后,刘爱党想直接给孙子分钱,当时不是叫林特翠丹俩姑娘组织亲戚抵制大姥爷(爷爷)这种□□的重男轻女行为。因这事儿,刘爱党险把闺女、女婿、外孙、外孙女、孙女都得罪完。
  刘爱党就没敢明着给,暗地里拿钱给长孙刘超买的车。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刘爱党不做到明面儿上来,大家也睁只眼闭只眼,可这样偏心,儿女们难免心有不服。
  尤其翠丹妈,她倒不是眼气这十几万块钱,她自家也拆迁了,生活富足。她是生气公公这样的重男轻女,她翠丹怎么了,闺女怎么了,贴心着哪!
  翠丹妈轻哼一声,新纹的两道眉毛高高挑起,“非学出来给这些人看看眼不可!”
  林晚照也带着水果去看了看仙儿。
  仙儿家依旧是老样子,小小一居收拾干净俐落。仙儿很高兴林晚照过来,拉着林晚照坐,给林晚照倒水喝。中意也在家,见到林晚照打趣起来,“哎哟,贵客登门,赶紧坐。”
  林晚照笑,“中意还是老样子。”
  “还能怎么变啊,倒是嫂子您,风采一日胜似一日。”中意半是玩笑,半是有些酸的说。瞧这时髦的小卷发,耳朵上的玉坠子,身上一看就很贵的大衣,举手投足还香喷喷的。全村儿的老年妇女,也没这么会意恋牧恕r郧罢婷豢出来,林嫂子是这样爱美的脾气。
  林晚照是来看仙儿的,中意就坐着说起话的,说的还尽是林晚照不爱听的,主题就是抱怨仙儿。
  跟林晚照说仙儿现在把钱守的牢,不管谁来借,一分不借。端的是六亲不认。
  连中意除了平时零花,也要不出来。
  中意说到兴奋处,讽刺仙儿,“不知什么时候得了这铁公鸡病,一毛不拔了。”
  中意这毛病真不稀罕,刘爱国就这样,越在人跟前越爱贬低她。好像贬低自己的妻子,能反衬出他们的荣光似的。
  林晚照看仙儿满脸尴尬,一撂茶杯便把中意的话怼了回去,“你们都什么岁数了,以后只有一年比一年老的,除了手里这点拆迁款,还有国家每月的养老钱,还有别的收入么?不管儿女还是侄子外甥,再难也不该来找你们借!借!说借好听,什么时候还?我用钱的时候有钱还吗?你们这钱就该自己拿着,该吃吃,该喝喝。管他们那些事儿!”
  中意原想诉诉苦,不料叫林晚照呛了回去,干脆起身,“你俩都一样,不跟你们说,走了。”
  走到门口回头问一句,“爱国还好吧?”
  林晚照,“问我干什么,不会打电话自己问啊。”她跟中意又不是朋友,中意那种抱怨老婆的嘴脸,林晚照一见就烦。
  中意心说,真够无情的。遛达着出去了。
  林晚照鼓励仙儿,“干的好!”
  仙儿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没别的本事,大钱都分了,这点儿再不留着,那就一点儿都没了。”
  仙儿悄悄跟林晚照说,她跟中意的养老保险,还是他们自己个儿交的,俩儿子谁都不肯拿钱。“我俩闺女跟我说,要是没钱,她们帮我们垫上,保险怎么着也得交。可我哪儿开得了口啊,当初分钱,一分没给闺女。现在用钱了,倒跟闺女拿,这成什么人了?”
  何尝不是如此。
  林晚照看出仙儿是后悔没把大钱拿住,宽慰她,“分都分了,也别再为这个伤神。等拆迁的房下来,你可得守住了。”
  “我家也没多少房,就两套。”
  “住一套,租一套,租金拿着过日子。可千万别再把房分了,房本儿不能改名,一改名儿就是别人的了。”
  仙儿点点头,把林晚照的话记心里。
  林晚照傍晚才走,仙儿送她出去,看到林晚照自己开车,临走前朝她挥挥手,是叫她回去的意思。
  仙儿也笑着挥挥手,目送晚照姐开车离开。她不是晚照姐这样有本领的人,可她知道,晚照姐是为她好。要不是知己的朋友,谁会跟她说这些话呢。
  汽车拐个弯就不见了,熔金般的落日余晖映拉长仙儿的身影,仙儿的心里竟然不由自主的升起一个念头:
  她家没有晚照姐家拆的多,可拆迁的钱,要是不分,自己家也是能买辆车的。
  要是中意不想考驾照,她去考一个,也一样吧。
  她没有晚照姐聪明,晚照姐三个月考到驾照,她考半年、考一年,也应该能考下来的吧。
  落日缓缓沉没,傍晚的风不知从何处而来,仙儿的眼眶在风中发酸发烫。
  第122章 傅泉(中意回家时看到仙儿站在单)
  中意回家时看到仙儿站在单元门外, 瞅一眼没瞅见林晚照那耀武扬威的奥迪,问仙儿,“那奥迪真是林嫂子的啊?”
  仙儿回了回神, “嗯”了一声。
  中意鼻腔里哼出个意味不明的音节,“你说爱国哥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这女人真是啥都舍得。不都是爱国哥的钱。”遛达着往家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