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好你个黄昏,竟然恶人先告状,跑朕这里来参奏纪纲了,纪纲是贪财贪色,但他现在做的事情,除了去捉拿黄观一事,其他都是自己授意。
  就是捉拿黄观,是北镇抚司职权之内的事情,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这且不提。
  问道:“你说你可以预知,那你能否预知这一两日会发生什么大事?”
  黄昏笑道:“恭喜陛下,又得一奇才!”
  朱棣不动声色,“哦?是谁?”
  黄昏也不动声色,“草民叔父,黄观。”
  朱棣假意问道:“什么意思?”
  黄昏笑道:“草民集百家之长而有预知之能,巧了,昨夜灵犀突来,预知到在安庆人间蒸发的叔父黄观,这一两日会返回应天,将来会被陛下所用,成为编撰那本全书的总裁之一。”
  朱棣倏然抓起桌子上的大明版图,兜头罩脸的丢到黄昏脸上,怒道:“无知竖子,谁给你天大的胆子,竟敢骗朕!”
  真以为我今日让狗儿去徐府是看徐辉祖?
  错了!
  朕今日让狗儿去看徐辉祖的近况只是一个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通过这个举动,警戒徐妙锦,让她少掺和政事。
  今晨密报:
  徐妙锦的护卫许吟昨夜去见了黄昏。
  所以黄昏知道黄观会被捉回来,完全不是狗屁的预知能力,而是徐妙锦让许吟去告诉她的,至于徐妙锦如何得知纪纲动向,朱棣不愿意深究。
  这件事,想都不用想,三个儿子肯定掺和到其中了。
  黄昏气定神闲的拿起版图上前摊在御书桌上,牛头不对马嘴的哟了一句,陛下要削藩啊。
  第33章 大明最强辅助
  朱棣削藩?
  在当今大明天下,怕是没几个人敢这么认为。
  朱棣本是藩王靖难而得天下。
  建文帝削藩,完全背弃了他曾经对朱元璋说过的,先怀柔政策,道理讲不通后再上暴力手段,上来直接搞死了几个叔叔。
  然后……
  建文帝挂了。
  朱棣登基,作为藩王他最清楚不过,若是削藩极有可能引得其他藩王效仿他的做法,若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建文帝再趁机出现,振臂一呼……
  他的江山要完。
  朱棣内心天翻地覆,默然看了一眼书房外。
  没人。
  放下心来,盯着黄昏,“你如何看出来的?”
  黄昏笑眯眯的,“这种事情不需要看,也不需要预知,陛下欲要江山稳固千秋万代,就得解决掉藩王这个尾大不掉的东西,避免陷入唐朝藩镇割据的困境之中,所以待时局稳定,削藩势不可免。”
  道理是这个道理。
  朝中那些臣子不知道?
  也知道。
  可问题是朱棣面对的局势,并不比建文帝朱允炆好,当然,最大的麻烦,还是朱允炆的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是一个随时可以让朱棣江山土崩瓦解的定时炸弹。
  所以当今大明,没人想到朱棣会削藩。
  朱棣也知道这些道理。
  他确实想削藩。
  但这个事情不能操之过急,避免那些藩王们狗急跳墙。
  沉默了一阵,道:“你认为应该如何削藩?”
  黄昏呵呵一乐,“不急不急,草民还没功名,更没入内阁,可不敢妄议朝政,待过几年,草民进入内阁了,再说此事不迟。”
  朱棣一脸黑线。
  这货得寸进尺了啊,摆明了就是你朱棣想听我削藩的建议,要不先给我恩赐个同进士啥的。
  异想天开!
  倒也没怒。
  朱棣这人有两面性格,对于敌人,他冷血而残酷,对于自己人极为温和。
  他是越来越欣赏黄昏了。
  这小子就好像自己肚子里的蛔虫,总是能说到心坎上去。
  把版图册收到一边,道:“纪纲去捉黄观了。”
  削藩的事情不急。
  先看看黄昏这小子有什么招能应对这个难题。
  黄昏一副如释重负的神态,长吁了口气,“唉,这是必然的事,草民当初故意让叔父供奉建文帝的灵位,就是为了今日。万幸万幸,被陛下搁在脖子上的这把铡刀终于被纪纲纪大人帮我除去了,先前我还在陛下面前说他坏话,真是惭愧啊。”
  朱棣:“???”
  什么意思。
  你还故意让黄观供奉朱允炆的灵位?
  黄昏见状暗暗腹诽,你朱棣如此人精,可能会不知道么。
  你不过是不想说。
  因为这种话需要臣子自己说出来,而当天子的是不能给臣子当面说,有损天子高大上伟光正的形象,徒然寒了朝臣心。
  只得道:“叔父黄观藏身在安庆贵池县,这确实是草民的主意,其初衷仅仅是为陛下保存下这一位三元奇才,为将来编纂全书做人才储备。”
  朱棣大感意外。
  没想到黄昏竟然主动承认了这件事,就不怕我一怒之下将他和黄观一并杀了?
  哪知黄昏继续道:“陛下英明神武,乃是千古帝王,慧眼如炬岂能察觉不到草民的这点小伎俩,陛下的不做声张,是因为心怀仁慈且惜才……”
  这是屁话。
  对于敌人,朱棣以前没有仁慈过,以后对蒙元余孽也不会仁慈。
  仁慈的下场,建文帝就是前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