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当然在五六十年代之前,加拿大还会抗争一下美国的渗透,尽力保持独立自主。但随着英国的国力衰弱,加拿大也不得不紧靠美国。
  所以这么考虑的,艾伦威尔逊觉得就算是把纽芬兰送给加拿大,也换不来影响力的维持,留在手里反而,还时不时的能让加拿大感受到英国的存在。
  伊丽莎白王储经过考虑,也认为这样更加的合适,和菲利普亲王商量行程安排。
  艾伦威尔逊心中感叹,有这样的王储在,怎么会得不到拥护呢?随后又扫了一眼另外一个公主,完全就是以反差的形象存在。
  随后他就去发电报了,带着未婚妻一起去的,艾伦威尔逊一直保持着高频率的电报习惯,和各地的同事分享在殖民地建设的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当然联系的人也不都是殖民地官员,和英国驻联合国大使亚历山大卡多根爵士,他也是保持着经常联系的。
  目前印巴战争和巴以冲突这两场战争,是联合国争论的焦点,艾伦威尔逊知道英国干涉不了,可又怕造成英国影响力的损失,为此愁眉苦思,甚至开始翻阅联合国宪章看看有没有办法。
  然后他就发现了,从联合国成立开始,还不存在维和部队这种东西。维和部队的出现,还真就和英国有关,起源就是那场英国丢了大人的苏伊士运河战争。
  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为了防止战火重演,时任加拿大外交部长皮尔逊提出设立维和部队维和,最终得以采纳,皮尔逊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他这种人来三环外交都抄,前首相的面子都不给,自然不会在乎一个办法是否是加拿大原创,他想到了就是他的,随后无条件转让给了亚历山大爵士,人家是联合国大使,职位上正好适合出面。
  第447章 声东击西
  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宝联军战败,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和往后几次中东战争的强弱明显是不同的,艾伦威尔逊记得,在停战期结束之后,以色列虽然人口少,但动员出来的军队是超过阿拉伯联军的,以多打少的以色列军队。
  至于现在的情况么?这就要看自己敬爱的上司,巴伦爵士的波斯湾专员,到底能显示出来大英帝国搅屎棍的几分功力了。
  作为曾经的下属,他时常向曾经的上司问好是很正常的。海外公务员应该团结一心,这并不是什么错误。
  “伊拉克王室和约旦王室,都下达了动员令,大批居民应征入伍。伊拉克军队从两河流域开赴地中海东岸,有伊拉克王国首先起到表率,各国求战意志都很强烈。埃及、叙利亚、约旦军队也都在集结,阿拉伯联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
  “哇哦!”艾伦威尔逊和脑海中的记忆对照,好像历史上的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军不过四五万人,在停战期限过了之后,以色列军队已经超过十万,大批军援从苏联和美国到达以色列,不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阿拉伯联军都是弱势的一方。
  现在看来阿拉伯方面至少从人数上是有些认真的趋势了,而且光是现在的数量,就已经是以色列无论如何都动员不出来的数字。
  随着阿拉伯联军兵力的增强,以色列就算是完全没有浪费停战的时间,面对的困难也只会比历史上更大。
  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问题其实简单的过分,阿拉伯人可以一直输到下个世纪。以色列一次都不能输,输了就是以色列的消失。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时间,人数还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阿拉伯各国动员出来的数字没有掺水,至少都是有过战斗经验的人员组成,以色列还是不好赢。最后拼一个两败俱伤,就算是阿拉伯人赢了。
  阿拉伯人是中东的主要民族,恢复的速度是一定超过以色列的,以色列则是死一个就少一个,光是埃及的人口就有一千六百万,伊拉克、叙利亚人口都有四百万。而以色列全国人口才八十万人。
  目前的情况来看,阿拉伯国家只是进行了一次动员令,就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军队。而以色列已经几乎把潜力都挖掘干净了。
  在给老上司的回电当中,艾伦威尔逊在电报中表示,“其实把话说明白不算是挑事吧。把以色列人口总数广而告之,不会让英国增加道德上的负罪感,难道说事实也有错么?关于美国和苏联军火输入以色列的事情,从帝国的角度考虑,没有必要瞒着阿拉伯人。”
  艾伦威尔逊只管挖坑,至于阿拉伯人是不是在适当的挖掘一下内部潜力,铁了心用人海战术堆死以色列,这不干他的事情。
  另外一个宣扬的事实是,以色列独立宣言发表十一分钟后,美国宣布承认以色列国。苏联是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虽然这是三个月之前的事情了,可重复宣扬一下对英国又没有坏处。
  舆论霸权是英国在战后唯一还没有受到影响的手段了,此时此刻,即将结束一个多月的第二次停火期,已经焕然一新的以色列军队,感受到了来自世界边缘角落的神秘力量,因为这股神秘力量,这一次历史上的停战的缓兵之计,同样增加了阿拉伯联军的实力。
  开罗、大马士革和巴格达相继宣布,两次停火期已经算是尊重联合国的权威,不会再有第三次了,二十万动员出来的阿拉伯联军远不是全部,不把以色列赶下海决不罢休。
  在伊丽莎白王储从纽芬兰出发,前往加拿大访问的同时,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变成了蔓延无尽的兵营,阿拉伯各国动员出来的军队已经全部赶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