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不久之后,十万西凉精锐集结东出,袁绍能挡得住吗?
  当初面对董卓率领的西凉兵,袁绍都没有一战的勇气。如今面对天子,他还有什么机会可言?
  “你是麹义的兄长?”刘协的声音传入田畴耳中,吸引了田畴的注意力。田畴举目看去,见刘协正与一个年约五旬的汉子说话。田畴仔细一看,便发现此人相貌与麹义的确有几分相似,不由得竖起耳朵,凝神倾听。
  “臣临羌麹演,草字云长。麹义正是臣二弟。”麹演满脸堆笑,红光满面。“臣不久前接到家书,说他想回凉州,为陛下效力,只是为袁绍所阻,不得如意。”
  刘协点点头。“临羌出名将。朕听说过令弟的名字,界桥一战,天下闻名啊。可惜渤海太守不能尽令弟之才,宁愿用一些视日方士,也不肯用令弟为大将。若是令弟归来,当不亚于阎彦明。”
  “是啊,是啊,陛下说得太对了。”得到天子的欣赏,麹演更加兴奋,眼睛都快笑没了。
  阎行也是临羌人,如今是天子身边的散骑右部督,临羌无人不知。天子将麹义与阎行相提并论,这是给了麹氏天大的面子。
  “临羌近西海,听说盗贼甚多,诸君都是当在俊杰,护一方平安的重任,可就要拜托诸位了。”
  “愿为陛下效劳。”麹演等人心花怒放,齐声应喏。
  “朕还听说,临羌麹氏本是中原人?”
  “陛下真是博学,连这样的小事都知道?”麹演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田畴也很意外。他一直以为麹义就是凉州本地人,没想到却是中原人迁过来的。
  “这样的事是小事,却也是大事。”刘协笑容亲切,令人如沐春风。“凉州入于中原版图三百年,如今已是大汉不可分割的国土,靠的就是无数像麹氏先祖这样的仁人志士传播教化。你我君臣当努力,期百年之后,凉州不再是边州,而是和河东、关中一样成为腹地,文明昌盛,永无边患。”
  韩遂立刻大声说道:“臣等愿唯陛下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五百五十三章 润物无声
  挟休屠泽大胜之威,少年天子的赫赫威名不胫而走,一代雄主的身份确认无疑。
  凉州人敬畏强者,一次大胜,以及丰厚的战利品,比什么名份都重要。
  别说刘协是货真价实的天子,就算他是反贼,凉州人也服他。董卓乱政,韩遂、马腾造反,大批凉州人追随,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
  唯有胜利,才能让他们避免悲剧,获得战利品,而不是成为战利品。
  生存是第一需要。
  在获得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之后,文明才有可能实现。比如有相当实力,拥有自家坞堡的麹氏。对先祖是来自中原的大族,他们牢记在心,只是不太好意思说。
  麹家是犯了法,才逃来凉州的。
  如今被天子亲口认证为开拓疆土,传播教化的仁人志士,麹演顿时觉得腰杆子硬了,可以正大光明的宣布自己是文化人,与那些粗野的西凉人不一样。
  恨只恨自己嘴慢,被韩遂这老贼抢了先。
  麹演顾不上多想,连忙说道:“谢陛下,臣虽然不如二弟善战,却也愿竭驽钝,为陛下推行教化尽绵薄之力。臣愿设义学,招汉羌子弟就学,使其略知忠孝之义。”
  刘协很满意。“麹君有心了。不过教化非一日之功,不必急于求成,当量力而行。”
  韩遂也提醒道:“麹兄,军中教师可都是六百石的官员,比于县令。你若是太菲薄了,既是对学问的不重视,也难找到合适的教师。就算有人来了,也可能是滥竽充数之辈,不仅无法推行教化,说不定还会误人子弟,辜负了陛下仁心。”
  麹演吓了一跳,不过一看韩遂的神情,又不肯罢休。他略作思索,又道:“六百石虽不菲,但是为了教化,我麹家还是拿得出的。不过镇西大将军说得也有道理。凉州少文,就算我出得起六百石的报酬,只怕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啊。”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麹演说的是实情,六百石虽不是小数,但这些大族咬咬牙,还是能拿得出来的。设立义学,支持天子教化,朝廷也必然会有相应的赏赐,哪怕只是名誉,也值了。再者教授汉羌子弟也不完全是白白付出,那些读了书的人将来做官出仕,必然会有回报,仔细算起来,稳赚不赔。
  见大家热情很高,刘协转身对贾诩说道:“先生,人心可用啊。”
  贾诩抚须而笑。“陛下所言甚是,不如就从博士弟子中选几个德才兼备的,让他们在金城讲学吧。”
  “这个主意不错。”刘协说道:“回头仔细商议一下。”
  麹演等人听了,更加兴奋。
  天子从博士弟子中选拔人才,充任教师,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必须好好争取。
  刘协与贾诩一唱一合,把气氛推向高潮。
  在军中推行教化效果不错,在整个凉州进行推广势在必行。但朝廷太穷,暂时养不起那么多人,号召地方大族出资支持是一个办法,也是目前而言不多的选择。
  作为皇权,当然不愿意地方出现太多的豪强,尾大不掉。可是面对严酷的现实,与其让豪强们武断乡曲,不如由朝廷选派读书人进行教化,灌输一些忠孝仁义的思想,增加对朝廷的向心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