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 第439节
“我也听说了。”
“秦廷已准备提拔扶苏事务府选用的官吏了。”
“这些人大多出身关东。”
“而这未必不是秦廷刻意宣扬出去的,为的便是吸引更多士人仕秦。”
“同时这也告诉给这些士人,即便是微末小吏,只要为秦效力,同样能得到晋升机会,而且扶苏毕竟为大秦储君,他对士人的吸引力还是有的。”
“我们岂能大意?”
“这次宋氏之所以遭难,便是因为地方官员背叛,若是秦廷收买了越来越多底层士人,只怕我等的处境将会越发艰难。”
“也恐会有更多底层官吏背离我等。”
“不得不防。”
闻言。
宋义一脸阴沉。
对于这次的遭难,宋义憋着一肚气。
他宋氏本不是楚国最大氏族,也不是最显赫的贵族,但在秦廷有意的打压下,原本的景氏、昭氏、屈氏被完全肢解,彻底落寞,而他们宋氏一族自此崛起,成为楚地第一大贵族。
风头无两。
而这次秦廷清剿之下,他们宋氏是损失惨重。
眼下竟已隐隐为项氏压过。
而他也把这一切遭遇归到了那则‘谣言’头上,这时又想起了宋氏的悲惨遭遇,以及自己前段时间狼狈逃窜的模样,破口怒骂道:“那些该死的地方官员,别让我找到机会,不然定要弄死他们,还有那散布谣言的人,也别让我知道是谁,不然我宋义定亲手砍了他。”
“害我宋氏死伤这么多,这些人是真的该死。”
闻言。
何瑊一下闭口不言了。
脸色略显尴尬。
不过并没有让宋义发觉。
同时心中也是侥幸不已,流言的确是他吩咐出去的,只不过只是传话,并没有说是自己的主意,而且韩地距离楚地有不短距离,宋义就算在生气,眼下也没有精力去求证。
他更不可能自己承认。
等宋义发泄了一阵后,何瑊这才再度开口:“宋兄,秦廷已经改变了做事方法,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不然恐会被秦廷步步蚕食,今日是拉拢的底层士人,今后未必就不能拉拢底层官吏,这步步为营之下,我们若是没能找到破解之法,想复辟旧国,可就难了。”
宋义满不在乎道:“何兄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这是楚地。”
“我宋氏虽然遭了难,但在地方影响力依旧,就算秦廷真的拉拢了底层官吏,但这些底层官吏真的就敢不看我宋氏脸色?这次若非有始皇大军坐镇,不然定要殷通等官员吃不了兜着走。”
宋义满眼冷漠。
他对付不了始皇,对付不了殷通等官员,还奈何不了这些小吏?
他现在倒是很想看看,究竟有没有小吏敢投靠秦廷,若是真的知晓了,定要好好发泄一下,以解心中之郁气。
见状。
何瑊张了张嘴,没有再说了。
只是眉间的愁思,却怎么都消散不去。
而在临走时,他也向宋义要了一份‘求贤令’的告示,准备下去好好看看,宋义自不会拒绝,让隶臣直接临摹了一份过去。
等看完这份求贤令,何瑊长长叹气一声。
他站起身,望着天穹,低声道:“子房兄,终究还是跟你想的一样,秦廷步步为营之下,已开始不断攻城略地了,今日是底层士人,今后呢?”
“而其他贵族竟全然没放在心上。”
“如此傲慢,真能成事?”
“只希望你能在咸阳得到有用的消息,并遏制住秦廷的嚣张气焰,不然楚地这些贵族,恐根本就靠不住,这些人太执着于眼前利了。”
何瑊将这份求贤令放下。
却是根本没有睡意,只是独自坐在院中,感受着微凉的山风。
而以储君名义公布的‘求贤令’,在十来日的时间里,已迅速传遍至天下,也闻于很多士人之耳,更是引起了不少底层士人关注。
对于这份另类的求贤令,这些底层士人态度不一。
第325章 当秦吏有什么不好?!
上雒,商山。
这里是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u)里先生周术四人的隐居之地,四人本为秦朝博士,只是后面不满秦廷的焚书坑杀,便逃离了咸阳,如今隐居于商山。
被尊称为商山四皓。
扶苏颁布的求贤令,而今也传至他们手中。
他们对秦廷早就失望至极,也基本绝了为秦效力之心,只是过去跟扶苏有一定交情,听闻扶苏颁布了求贤令,便想求来一观,以期看下扶苏是否已悔改。
等他们看完这份求贤令,对扶苏却是大失所望。
本以为扶苏已悔改,重回仁义之道,结果扶苏不仅没走回王道之路,反而更加偏离了,甚至是彻底走向了邪门歪道。
唐秉冷声道:“扶苏已泯为众人也。”
“过去的扶苏何等仁义?拥有何等的王道圣贤之心?而今却已然不复存在,变得麻木不仁,甚至是残暴冷血,完全没有了半点王道意志。”
“可悲可叹。”
崔广将誊抄的求贤令放下,也是失望的摇摇头,嗤笑道:“这恐才是扶苏之本性,本就出身虎狼之家,岂会因我等之教诲就轻易扭转?之前表露出的仁善,恐都是假仁假义,枉费我等之前如此信任,甚至是倾囊相授,结果却是培养了一位虎狼。”
“可笑至极。”
吴实也满眼冷漠。
他手掌压着这份竹简,摇头道:“不看门第,不看出身,甚至奴隶、隶臣、亡人都能前去,这简直是荒唐,把士人当成了什么?真以为会识字的便是士人?”
“如此贬低我等士人,当真是其心可诛。”
“可耻至极。”
“枉我们之前还对扶苏抱有一定幻想,而今也该彻底清醒过来了,扶苏终究跟我们不是一路人,他从来都不喜王道,只是利用我等,为自己争权夺利罢了,我们一时头昏,为扶苏蒙蔽了心神,好在当初焚书令下,我们便看清了秦廷之虎狼本色,早早脱离了虎口,不然恐危矣。”
周术点了点头。
他心中同样是五味杂陈。
他也实在不明白,为何扶苏会变成这样?
原本好端端的仁义之人,为何就变得面目全非了?变得不知礼数、不知教养了?为了贪图一时之短利,而舍弃天下大义于不顾,实在是让人痛心。
四人将这份誊抄来的竹简弃之如履。
彻底断绝了出仕之心。
阳夏。
吴广此刻正在袁氏帮工。
袁氏是贵族,但是昔日的贵族,眼下家道早已中落。
而今族中人丁稀少。
甚至。
吴广在来时还打听到,现任的袁氏家长袁生,之前已经想卖掉田地,外逃出去了,只是后面听闻县官被抓,这才继续留了下来。
而这个袁氏也是大有来头。
最早为陈国大夫,后面更是担任过陈国司徒。
只是随着陈国灭国,袁氏也因此衰弱,到袁生的时候,家中仅剩几百亩良田了,而因为家中无权无势,更是没少受地方官员欺压,所以前面也萌生了外逃的想法。
听到这个消息,吴广是深以为然。
他当时同样抱有这个想法。
只是后面随着县官出事,阳夏县对于他们的欺压变弱不少,他也随之打消了这个念头。
就在吴广胡思乱想之时,一个头戴竹冠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淡淡的扫了吴广等人几眼,便没有理会,而是就在院中看起了刚到手的竹简。
竹简翻开。
求贤令三字赫然显露眼前。
只是看了几眼,又略显不甘,将竹简放在掌间敲打着,迟迟下不了决定。
就在这时。
他突听到四周的佃农在私声窃语。
一个黝黑皮肤,竹竿身材的农夫开玩笑道:“吴广,我记得你好像是有字的,那就是祖上也是出过人才的,刚才来的时候,听到外面有人传,朝廷颁布了求贤令,你或许可以去试试。”
“没准就真当上官了呢?”
“到时我们或许还能得你照顾。”
“哈哈。”
一片轰然笑声中,吴广没好气道:“去去去,我算哪门子贵族,书都没看过几册,字甚至都认得不全,自古以来求贤,求得都是大才,哪是我这种人能想的?”
“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就不错了。”
“这些别想了。”
一旁又一阵哄笑。
他们其实也只是打趣几声。
也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吴广家中情况跟他们差不多,不然何必也来当佃农?
吴广自知道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