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声东击西兵家计(完)

  24、口衔天威讨不臣(1)
  就在阎行率军返回,指挥大军逐一攻陷汲县、共县的时候,从朝歌发出的羽檄急报也抵达了邺城。
  邺城,大将军府大堂。
  袁绍看完急报,脸色凝重。他伸手示意身边的书佐近前,将自己放到案上的急报传示堂上诸位文武,自己则安坐在席位上,尽量控制着内心的情绪。
  阎行竖子,竟然敢进犯共县、汲县等城,张郃、蒋义渠等人都是酒囊饭坑不成,坐拥大军,还能让麹义一支残兵逃向了三河。
  尽管内心焦躁,但袁绍还是耐心等到堂上的文武都看完之后,才缓缓开声说道:
  “诸君,阎行趁乱出兵,犯我边境,侵我城邑,诸将退守朝歌,遣使告急,麹义残兵亦得阎行庇护,逃奔三河了。”
  “麹义久为河北大将,深知军中虚实,投敌必为大患,故不可不除。朝歌乃河内重邑,若失朝歌,则黎阳、荡阴、邶城危矣,故不可不救。”
  “孤有意,令高览回师邺城,再聚吕翔、吕旷、张顗、马延、牵招之兵,汇合朝歌各城兵马,共计歩骑六万有余,西征河内,外令并州调集兵马南攻河东,一举荡平三河,诸位以为如何?”
  袁绍的话音刚落,座中的文武众人无不变色。
  上一次袁绍亲征,还是兴平二年,率军征讨据城反叛的臧洪,为忙于平定州中叛乱的曹操壮壮声威吧。
  眼下很快就要进入四月份,在这个月份,大举召集兵马,再西征三河,不仅会影响到接下来冀幽大地的夏种,而且入夏用兵,也很容易诱发军中人马的各种疾病,再加上北边近来折腾不休的公孙瓒也还没解决······
  从各个方面来考虑,袁绍这个出兵意图,实在提得不是时候。
  堂上最先的劝阻,仍然是别驾田丰提出的。
  “明公,此时西征三河,万万不可啊。北边的公孙瓒还未平定,麹义之乱在巨鹿、魏郡造成的破坏也还未恢复,三河兵马骁锐,更有关西秦胡兵为爪牙,贸然讨伐,恐怕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够平定的······”
  田丰不管何时何地,总是能够絮絮叨叨地列出了一连串此时不宜大举用兵的理由来劝阻自己,袁绍虽然没有打断田丰的劝阻,但他藏在袖中的手却紧紧握着,显然内心也正在忍耐着田丰喋喋不休的谏言。
  等到田丰进谏一通,意犹未尽地退回席位后,袁绍才再次开声问道:
  “田别驾之意,孤已知晓,其余诸君,可还有何异议?”
  “评有异议!”
  堂上又有一人出列,众人定眼一看,乃是颍川辛评。
  辛评相貌堂堂,他慨然说道:
  “评以为,此时不可以大军讨伐三河,但朝歌不可不救,麹义不可不除,大将军身负匡扶汉室重任,乃千金之躯,不宜轻动。宜择选良将,付以锐卒,赶赴朝歌,统帅诸将,收复共县、汲县等失地,兵临河内,迫使阎行交出叛将麹义!”
  他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
  “想那河东阎行,近岁与关西诸将征战不休,方才夺得三辅之地,尚需驻兵留守。崤函以东,三河之地仅得自保,哪里还能够派出多少兵马进犯邻境。”
  “共县、汲县失守,一来是麹义之乱,搅扰腹心所致,二来是守城诸将争功玩忽,方才为敌所趁,这并非三河之兵强于河北,亦非战之罪也。”
  “知己知彼,可知三河之兵乃虚张声势,明公只需派遣精兵良将,附以一二使者,恩威兼施,阎行必然退兵,为了不得罪河北,日后自取祸端,自然也会将麹义的人头奉上。”
  辛评的判断相对乐观,不像田丰那样絮絮叨叨、忧心忡忡,而是简单判断三河自保有余、进取不足,邺城不是不能大举用兵,而是无需大动刀兵,只需派出一支精兵强将,再加上一二个能言善道的使者,软硬兼施之下,就能够轻易达到己方的目的。
  “元图,你以为呢?”
  袁绍似乎对辛评的建议也不大满意,转首看向堂上一旁安坐的逢纪,他是跟随自己已久的南阳老人,也是自己麾下出众的谋臣之一,此时沮授、许攸、郭图等人皆不在身边,袁绍就想听听他的意见。
  逢纪作为袁绍身边的老人,他很清楚袁绍也不是不知道“因怒而兴兵”的糟糕后果,只是作为雄踞河北的霸主,在内乱迟迟没有平定的情况下,外部突然还有人放肆地挑战自己的权威,这才是袁绍最不可容忍的事情。
  上一次,这么做的是据城反叛的臧洪,如今他坟头的草木已经郁郁葱葱了。
  眼下,自己当然不能够力排众议,独自一人怂恿袁绍不顾内情,召集大军就浩浩荡荡地杀向三河,但是,要是说不出一个契合袁绍心意的新辞来,那他这位久随麾下的南阳老人就要在袁绍心中丢失分量了。
  逢纪恭敬地起身离座,出列说道:
  “明公英明神武,阎行不过是癣疥之患,征讨三河,当可一战而定。不过,在此之前,窃以为,明公还需要做一桩事情!”
  “什么事情?”
  “上表朝廷,谴责阎行忝为骠骑将军,不仅骄横跋扈、御下无方,而且还收纳叛逆、侵犯邻邑。先让朝廷派遣谒者呵斥阎行,使得对方处于天下人的声讨之中,然后明公再请命伐罪,一举荡平三河,名正而言顺,岂不快哉!”
  袁绍听了逢纪的话,想了想,就伸手捋了捋自己浓须。
  之前他本有机会可以吞并三河,结果被将作大匠孔融和朝廷的呵斥逼得进退两难,不得不草草收兵,并且上表自称,这才化解了一场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眼下是阎行主动挑起战端,还接纳了己方叛逃的大将,理亏在先,正好上表朝廷,由许都朝廷遣使呵斥三河的阎行,让他也尝一尝这舆论汹涌、危及声名的困境。
  看到袁绍的动作,逢纪立马明白自己正好挠中了袁绍心中的痒处,他又紧接着补充说道:
  “况且,明公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可以借机试探一下曹孟德的态度。”
  之前作为敲打曹操的手段,袁绍拒不接受许都朝廷的封赏,还上表言事,针砭朝政,逼得曹操不得不将大将军之位拱手相让,退居司空之位。
  曹操在私底下,也向袁绍派出的使者许攸一再保证,自己和袁绍乃是多年的好友,一直都是同一条心的,唇齿相依,自己虽然奉迎天子,但绝不会背叛了袁绍这位号令州郡的关东盟主的。
  但是,袁绍在心底下,隐隐也对这位拥有兖、豫二州后,开始并不安分的昔日旧友心生忌惮了。
  此时听了逢纪的话,袁绍顿时心动了。
  如果能够趁此机会,伺机试探一下曹操获知说他受他影响的许都朝廷的真实态度,那确实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在征询了麾下诸位谋臣的意见之后,袁绍终于决定暂时不发大军进攻三河,只再向朝歌增派一万兵马,以张郃为主将,统帅蒋义渠、韩猛、赵叡等将,在确保朝歌不失的基础上,择机出兵,收复共县、汲县两地。
  同时,他也立即上表雒阳朝廷,言辞犀利地谴责已经犯了种种罪责的阎行。
  就这样,看似大军云集、剑拔弩张的河内郡,很快地沉浸到了风雨欲来前的短暂平静之中。
  ···
  许都,司空府。
  袁绍的这封上表,在经历了几日的邮驿快马传递之后,终于摆上了司空府曹操的案几上。
  身为司空的曹操,如今在定都许昌后,也慢慢稳固了自己掌控朝堂的权力。
  少年天子刘协虽然也在朝堂上借机拼命营建自己小势力,但他在见识过了袁绍、阎行的面目之后,目前也不得不依仗曹操这位相比之下,还算是忠臣义士的实权大臣。
  曹操对天子的小动作,暂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萧墙之外。
  定都许昌之后,作为基业的新都所在,北、东、西都没有明显的威胁,只有南边刘表军队控制的南阳郡,还会对许都构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曹操在稳定了朝廷,开展了诸项新的政令之后,今岁的首要之事,就是夺取南阳北境。
  南阳郡作为汉帝国曾经的一个人口有两百多万的大郡,治所的宛城也是陪都之一。
  任何有实力的诸侯,都会对他垂涎三尺,眼红不已。
  袁术和刘表曾经就南阳郡的归属,打得天昏地暗,为此袁术还折了孙坚这样一员猛将。
  而曹操,不管是为了外拓的利益,还是为了许都朝廷的安全,都必须将刘表的势力从南阳北境排挤出去。
  开春以来,曹操就在南阳郡和刘表不断鏖兵。
  曹操幸运的是,因为阴差阳错,他不会再遭受历史上的一次惨败;不幸的是,南阳北境的得失,对于身居襄阳的刘表而言,也是异常重要的,因此这场对南阳北境的争斗,双方势在必得,不会很快地停止兵戈。
  而就在曹操为南阳北境争斗不休的时候,淮南的袁术称帝了!
  这是一个极度糟糕的消息,而紧紧伴随着袁术称帝的,还有袁绍上表的到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