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节

  两人就这么一路来到了县衙的门口,司马炎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县衙所挂出的告示。
  周围聚集了不少人,正看着那告示。
  这告示乃是关于乡试开启的名单。
  所谓的乡试,考察的是基本的道德名声,这需要众人本地的“三老”开一封证明,证明此人拥有参与考核的资格。
  倘若是平日里有不好的名声,不受乡里爱戴的人,也拿到了这样的证明,那给他开证明的人就要遭受处罚。
  后汉时三老甚至发展了郡三老,国三老的地步。
  但是在大魏,已经没有真正接受任命的三老了,但是民间依旧是有“乡约架构”,也就是各地的民间百姓会自发的聚集在一起,选出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者来代表他们与官府进行对接。
  虽然这人不是以官方的身份,但是依旧在民间占据着极大的影响力,但是在道德社会崩溃之后,地方官员就不在意这些民间代表了。
  这些民间代表并不能简单的跟地方豪强划上等号。
  这跟往后的乡绅还是不同的概念。
  曹髦注意到,聚集在这里的大多士人,都是些寒门出身的人,这从他们的穿着就能分的出来,虽然如今的大族喜欢上了穿破烂,但是装穷跟真穷还是很好区别的。
  他们站在此处,读着那县衙的告示,有几个人皱起了眉头来。
  “这是要找家乡的老者来开示证明”
  他们窃窃私语了起来,曹髦听他们的意思,不少人都觉得这有些没必要。
  考核就考核,何以要搞什么证明之类的,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听着众人的抱怨,一旁的司马炎忍不住开口说道:“姐夫,我朝并不重三老,何以非要让他们来选拔呢?让中正来审视不就好了嘛?”
  曹髦转身离开了此处,跟着司马炎上了马车。
  “此举是为了重设三老。”
  “地方没有三老来教化,就会败坏天下的风气。”
  “当今贼人众多,有伤道德,都是因为三老不存的缘故。”
  司马炎恍然大明白,他问道:“真的是这样嘛?”
  “不是。”
  “啊??”
  司马炎满脸的迷茫,曹髦这才说道:“其实这跟科举的关系不大,甚至跟道德的关系也不大,主要就是为了保护百姓。”
  “前汉时的乡三老,会领着百姓们与官员对峙,每当官员们需要修建水利,动用百姓的时候,他们就会起身来商谈,甚至当皇帝家里出了事的时候,他们也会给皇帝写信来劝谏”
  “他们能直接给皇帝写信告知地方的事情,官员们故而不敢太放肆。”
  “到了后汉,三老就普遍由豪强来担任,主动承担了鱼肉百姓的差事,不再为百姓们开口。”
  “因此到了我朝,三老制就不再被重视了。”
  “那您为什么还要设立呢?”
  司马炎有些不明白,曹髦开口说道:“豪强来担任三老的事情,可以效仿前汉的制度,规定三老的条件,对他们的年龄,出身都做出限制,让百姓们自己选出合格的老者来担任。”
  “当然,这未必能完全预防,但是,这能防止官员们肆无忌惮的行使权力。”
  “大族,诸侯,酷吏,豪强,其实每一个都是对大魏不利的因素,可偏偏他们又能互相遏制。”
  “当初,朕以为治理国家就是杀掉一头又一头的凶兽,杀的干干净净。”
  “后来,朕方才发现,凶兽是杀不完的,杀了一头又有一头,想治理天下,就要让凶兽们关进牢笼内,让他们彼此对峙,互相限制”
  “朕如今在庙堂里重用酷吏,地方上定然会出现效仿的人,他们会不顾民间的情况,为了自己的政绩而胡作非为,这个时候,就需要放出另外一头凶兽来,对付酷吏。”
  司马炎皱起了眉头,“可若是那些真心想要做事的官员们要怎么办呢?他们岂不是也要被地方所挟制?”
  “官员面对地方本来就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倘若连这都收拾不了,那还要他们有什么用处呢?!”
  听到曹髦的话,司马炎又有些担心的问道:“这凶兽太多,倘若他们暴起伤人又该怎么办呢?”
  “肉就一块,不够凶兽们来分,且凶兽多贪婪,只要上位者不是孙綝那样的人,就不会出现凶兽们群起而攻的情况,肯定是会彼此拉扯的。”
  第167章 得道者多助
  正元三年,元月。
  皇帝下达诏令,重设三老制,让民间选出有具备正直、刚克、柔克三种德行的长者,负责协助官府来操办地方的事情。
  科举正式开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日。
  此刻的曹髦,也是忙碌到了极点。
  诸葛诞整日都来皇宫里抱怨。
  “陛下,各地的将军们不听从命令,任意妄为,不能再纵容这样的情况了!”
  如今各地的局势很紧张,隐约有着大魏要同时跟蜀吴开战的模样。
  诸葛诞认为这是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于是就迫不及待的给各地的将军们下达命令,想让他们及时汇报情况,同时按着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战争。
  可问题是,各地的将军并不是很在意这位太尉的命令。
  他们很是敷衍的送去了一些书信,书信里就是简单的局势描写,完全没有想让太尉来下达指示的意思。
  相反,尚书台的陈骞却开始不断的跟各方将军们取得联络,密切关注各地的局势,开始进行后勤的补助和联络工作。
  诸葛诞对此很是不满。
  此刻,他坐在曹髦的面前,脸上的不悦已经很明显了。
  曹髦笑了起来,“太尉公啊,你勿要着急。”
  “您应该是知道的,各地都并非是要真的开战,只是逼迫他们不敢将重兵派往荆州,是给王将军打掩护而已。”
  “您跟他们要战况,他们又能给出什么来呢?”
  诸葛诞皱着眉头,“那王基又为何不听从庙堂的命令呢?!”
  “他甚至都没有派人来告知具体的情况,我们现在都不知道他到底在攻打什么地方!”
  曹髦平静的说道:“王将军不向来是这样嘛?就是宣文公的时候,他都喜欢自作主张,公然拒绝庙堂的命令,何况是如今呢?”
  诸葛诞又问道:“那为何陈骞就知道详细的情况呢?!”
  “兵部负责后勤之事,负责运输粮草之类,岂能不知呢?”
  反正无论诸葛诞怎么询问,曹髦都足以有回答他的话,曹髦本来就是在步步架空三公九卿,让尚书台完全取代他们,在这样的构想中,太尉当然是要给兵部让路了。
  你就负责给兵部提出意见就好,别想着干预战事,更别想插手后勤保障之类的事情了。
  曹髦随即又说道:“太尉公啊,您这几日往兵部跑,朕听到有大臣说:太尉公是为了夺取镇南将军的功劳”
  诸葛诞犹如触电一般跳起来,“这是何人所言!?”
  “我岂是那贪图他人军功的人呢?”
  曹髦赶忙说道:“这自然不是”
  诸葛诞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是努力的辩证自己并非是有什么图谋他人军功的想法,可他越说越气,到最后,自己反而是气的脸色通红,愤怒的离开了这里。
  曹髦笑了起来,对待不同大臣,还是要有不同的手段。
  若是以强硬的态度来恐吓诸葛诞,只能起到反作用,他根本就不吃这一套,可一旦得知事情有损自己的名声,那他就不敢再说了。
  诸葛诞离开之后,曹髦方才看向了侧门。
  “进来吧。”
  陈骞跟杜预先后从侧门走了出来,随即坐在了曹髦的面前。
  他们方才前来跟曹髦禀告大事,得知诸葛诞前来的消息,赶忙回避,是不愿意跟他发生什么冲突。
  陈骞刚坐下来,就忍不住说道:“诸葛公管的当真是越来越宽了,连尚书台的事情都要插手。”
  “他还想要命令各地的将军们呢,哪个能服他?”
  陈骞如今担任兵部尚书,负责天下战事,诸葛诞这个太尉自然就常常来找他麻烦。
  陈骞也不是好脾气的,若不是曹髦的命令,只怕早就跟诸葛诞对上了。
  曹髦再次安抚道:“勿要这么想,太尉公这些时日里也是帮衬了不少,想让诸事皆出尚书台,总是需要一点时日的。”
  陈骞这才说起了正事。
  “陛下,毌丘将军已经回到了淮南,他再次上书,如今还是不适合强攻吴国,只能是给予吴国压力,让他们不敢全力增援荆州。”
  “邓将军这里却不同,他说蜀国诸多关卡的防守力量薄弱,士气低落,可以尝试着进攻。”
  “王将军已经跟敌人交战了可具体的战况,还不得而知。”
  陈骞随即详细的讲述了各地所送来的具体战报。
  曹髦认真的听了起来。
  东南那边不出所料,想要强攻建业,还是不太容易的,渡江就是個大问题。
  可西北这边,邓艾居然想要主动进攻??
  曹髦沉思了起来,邓艾向来有些冒险主义,作战的时候很喜欢进行一些他人所想不到的操作。
  蜀国跟吴国不一样啊,吴国的动乱可以说是他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皇帝废立,将军们死伤殆尽,这种时候还不去揍他们,那简直就是浪费。
  可蜀国的局势比吴国明显要稳定的多,何况,若是彻底拿下了荆州,将手伸到了交州等地区,那蜀国的局势才算是真的恶劣了起来。
  到时候可就不是简单的应对雍凉战区了,曹魏的南部战区也会给予他们压力。
  以蜀国的国力,想要从两个方向来抵挡敌人的军队,嗯,那是真的有些难度的。
  曹髦当即下了令,“让邓艾勿要轻举妄动。”
  “蜀国的局势没有恶劣到吴国的那种地步,还不能对他们出手。”
  “倘若蜀国主动干预荆州的情况,派遣了军队,可以在汉中给予压力,但是一定要谨慎”
  曹髦虽然不会去指挥麾下的将军们,但是也不能彻底放任,尤其是面对邓艾这样激进的将军,还是要稍微看紧点。
  陈骞当即领命,他随后看向了一旁的杜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