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

  叶仲荣明白了梁信仁说的都是真的,陈老的学生除了外人都知道的关靖泽之外,恐怕还要加上郑驰乐吧?否则陈老也不会一眼就认出他的字来。
  叶仲荣说:“我看完后也生出了跟老爷子您一样的想法,不过信仁点醒了我,说我这样做不太好。”
  陈老说:“你问过乐乐的意见吗?”
  叶仲荣说:“问过。”
  陈老说:“我猜你肯定是说你很看好他,准备帮他推荐到日报那儿。”
  叶仲荣苦笑说:“老爷子你太了解我了。”
  陈老笑了起来:“那你惨了,乐乐是很记仇的。你要是有话直说的话他肯定会答应你,现在他肯定也会答应下来,但你也已经在他心里挂过号了。”
  叶仲荣正色说:“我会跟他道歉的。”
  陈老说道:“这就不必了,道歉也没用,那家伙一向很有自己的主意,如果他已经开始对你反感了,你道歉也不会改变什么。”他看了叶仲荣一眼,“除非你只是想让自己安心。”
  在陈老老辣目光的注视下,叶仲荣有种被彻底看透的感觉。
  陈老是看着他长大的,对他的过去比别人要更了解。他从小就是叶盛鸿最看重的儿子——看重到老大叶伯华始终把他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心里承受的压力比谁都大。由于叶盛鸿的偏爱,老大和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都跟他不亲,不仅不亲,还时刻盯着他等着他犯错。
  从那时起他就养成了力求完美的性格,不让自己走错半步、说错半句话。到国外留学和后来的下乡生活,是他一生之中感觉最自由的——等结束了下乡生涯回来之后,他又重新变回那个必须把所有事做得尽善尽美的叶仲荣。
  有时候伪装得太久,几乎连自己都能蒙骗过去。
  叶仲荣停顿了许久,回到最初的话题:“那这份稿件……”
  陈老想了想,还是说:“你按照最开始的想法去处理吧。乐乐那边我去说,他跟靖泽的心性都比同龄人要稳,批评和争议对他们的影响不大,这点你大可不用担心。”
  叶仲荣说:“那好,谢谢老爷子。”
  陈老摆摆手,示意他可以回去了。
  叶仲荣先绕路找到秘书唐复把稿件给了他,让他写份推荐一起送到日报那边。
  等回到家后叶仲荣跟韩蕴裳说起了这件事。
  韩蕴裳心绪翻腾,听完后忍不住问:“你还是把稿件发出去了?”
  叶仲荣点点头。
  韩蕴裳不知该说什么好,叶仲荣不知道郑驰乐的身世,郑驰乐却是知道的。郑驰乐突然接到叶仲荣的电话心里本来就不会太平静,结果叶仲荣打的还是那样的主意,他会怎么想?
  不管口里说得多不在意,肯定还是会有点伤心。
  韩蕴裳第一次怀疑起自己的决定来。
  就在韩蕴裳犹豫着要不要坦言相告的时候,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叶仲荣有亲自接电话的习惯,当下就结束了跟韩蕴裳谈话走到电话边接听。
  那边居然是韩家老五。
  韩家老五的声音带着点儿激动:“妹夫,快过来一趟,有要紧事要你帮忙!”
  叶仲荣问:“什么事?”
  韩家老五说:“老美的战机掉下来了,原因你别问那么多。现在我们准备马上把它拆解研究,需要你出面拖延时间,你快过来吧,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能让韩家老五那么激动、拼着让美国那边发飙的危险都要拆解的战机,自然不会是允许买卖名单里头的那些!如果能对它进行一次彻底的拆解分析,就算不能原封不动地把它的设计和构造摸个透,也能给现有战机的改造项目提供捷径。
  叶仲荣一下子就听出了这件事的重大意义,立刻说:“我马上过去!”
  韩蕴裳在舌尖上打转的话终究没机会说出来。
  第109章 换取
  关靖泽也在第一时间从陈老那得知了战机坠落的消息。
  关靖泽马上就想到这件事当时带来的后果。
  因为这架战机,国内破解了老美这一阶段的战机隐形技术——代价是当时参与拆解的技术人员死伤过半。
  关靖泽和郑驰乐也讨论过这件事,但最终却无奈地发现自己根本做不了什么:他们能看出来的东西,难道就没有别人能看出来?那批技术人员做出“虎口夺食”的决定时,早就已经看到了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后果。
  但他们还是毅然地选择了将战机拆解。
  关靖泽也不知该做点什么才好,从开国初到如今,为改进国家军武、提升综合国防力而牺牲的人数不胜数。
  当初华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研究“蘑菇”种植,才刚刚埋下“蘑菇种”呢,苏联就撒手了,因而后来的研究都是华国自个儿一步一脚印地走过来的,这个过程走了许多弯路,也牺牲了不少人。无数专家和试验员离乡背井,在最艰苦的环境里默默无闻地从事着这项秘密工作,“蘑菇”种植成功的同时也带走了不少人的生命!
  远的不说,叶家老四的妻子就是因为这项工作而患重病早逝的。叶家老四的工作也沾了军武研究的边,同样也因为他的研究工作而意外牺牲,留下了还未成年的孩子。
  这样的结局让人感到唏嘘,但如果再给他们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们依然会走这条路。
  有些选择不会因为预见了未来而有丝毫动摇。
  关靖泽心头微沉。
  他知道在技术人员们抢拆战机的时候,外交那边也在极力拖延。可惜的是以华国如今的国际地位,外交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微小的,这两年来华国对国际各个社会主义盟国的军事援助、粮食援助早已招致老美那边的不满,这件事必然会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不让战机的秘密泄露,他们会直接使用武力手段,空投导弹炸毁战机拆解地点。
  这个结果,难道没有人能预见吗?
  不,能预见结果的大有人在。
  关靖泽已经跟陈老提出过这个可能性,而陈老只是停顿片刻,就说道:“他们会抓紧时间,一边争取拖延、一边尽快转移,如果实在来不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关靖泽站在校场前看着训练场中挥汗如雨的士兵和党校生们许久,目光转到看台前的国旗上。
  它的颜色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要鲜红。
  虽然危机和机遇已经笼罩在战机拆解地点的上空,知道这件事的人却不多。
  相较之下,日报时事议论版面最近相继出现的两篇文章引起的反响还比较大。
  果不其然,关靖泽和郑驰乐的文章都成为了争论的焦点。
  关靖泽的中心论点始终对“市场经济”持正面的支持态度,这引来了许多不愿被动摇根本的人的反弹,一时间围绕他文章漏洞来挑错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他还没消化完所有批评和争论呢,郑驰乐又成了新的靶子。
  许多人终于回过味来,原来是叶仲荣手上的项目开始发力了。还有更多的人开始注意上关靖泽和郑驰乐这两个名字,郑驰乐其他人还有点陌生,提到关靖泽他们就恍然了:原来跟关振远有关。
  再深入地一查,这个郑驰乐居然是关振远的“小舅子”。
  这是不是代表叶仲荣、陈老、关振远三方准备走到一起了?
  从位置上退下来已经有半年的关老爷子也开始关注起这件事。
  自从大儿子被革职查办,他的眼睛渐渐就有些模糊了,大儿子没法在身边照料、二儿子鲜少沾家,三儿子呢?翅膀硬了,准备自己飞了!没想到他一辈子走得那么顺畅,老来却只有关俊宝这个“孙子”陪伴在身边。
  关俊宝这孩子出身有些荒唐,脾性却实在好得很,即使他已经无权无势也还是天天守在他身边,每天早上给他念报、每天牵着他出去散步,这让关老爷子心里的天平慢慢朝这个“孙子”倾斜。
  相比关扬凛和关靖泽,关俊宝实在好太多了!
  关老爷子听底下的人说了关靖泽写文章为菜篮子工程摇旗呐喊的事情,怒道:“这家伙跟他爸一样都是养不熟的家伙,他们宁愿为别人卖命都不愿为家里出一分一毫的力气,好得很,真是好得很!”
  最看重的儿子复职无望,另外两个儿子都摆明了跟家里划清界限,关老爷子心里的怒火哪儿不旺。
  他在书房里来来回回地走了两转,手里拄着的拐杖狠狠地敲向地面。
  他冷哼一声:“不给你们点教训,你们就得意到忘了自己是谁。”
  本来日报上的争论马上就要步入尾声,给关靖泽和郑驰乐那两篇文章挑刺的人虽然不少,总体而言却还是持赞许态度的,反响好得出乎陈老的意料。
  为此陈老分别告诫了关靖泽和郑驰乐几句,让他们别因此而自满。
  郑驰乐和关靖泽都认真作出保证,然后放下这件事继续完成集训——这边也快落下帷幕了。
  没想到这时候异峰突起。
  好几个老牌的评论员和一些分量极重的在位或退休公职人员纷纷出面,一致地针对关靖泽和郑驰乐那两篇文章进行全面的批判,同时狠狠抨击关靖泽和郑驰乐走“捷径”,日报刊登这种不成熟的文章有违办报宗旨,总之意思就是他们的观点一无是处,能够刊出完全是黑箱操作的结果。
  陈老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些突然涌现的观点。
  他稍一分析,就发现这些出面的人都与关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看来韩老头儿把他哄回来的话一点都没掺假,那个老眼昏花的关老头儿还真有可能对自己的亲孙子下狠手。
  陈老沉吟片刻,没再联系关靖泽和郑驰乐。
  他联系了关振远。
  关振远也知道关靖泽最近在日报上发表了文章。
  他一直有阅读报纸的习惯,这几天更是格外关注,因此第一时间就注意到这批突然涌现的“批评者”。
  他虽然没能得到家里的半点支持,对家里有哪些人却还是清楚的。
  他一看到那串“批评者”的名单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关振远以为自己不会再因为这种事愤怒,可事情落到自己儿子头上,他还是恼恨到极点。
  老爷子偏心兄长,他没资格指责,毕竟家业是老爷子自个儿攒下的,老爷子要把它全留给兄长他也不可能去反对。这事却不一样,老爷子这一系列举动,分明是要往他儿子身上泼污水!
  他早就知道老爷子的心狠得很,却没想过这种事会延续到自己儿子身上。
  关振远接到陈老的电话时怒火已经克制到最低点,他平静地听着陈老说话。
  等到陈老问起要怎么办、要不要出面回护的时候,关振远为陈老对关靖泽的关心而感动。
  不管是他还是他儿子,一路走过来都遇上了不少变着法儿提携他们的长辈,这是他们遇到的最幸运的事!
  关振远认真而郑重地道谢:“谢谢陈老您对靖泽的爱护,您放心,我会把这件事处理好的。”
  陈老说:“谢什么,靖泽是我学生,护着他是我的责任。”
  关振远顿了顿,将自己的打算跟陈老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日报编辑部最近非常繁忙,推荐东西到日报的频率越来越高,推荐者还是那几位他们没法拒绝的家伙!
  在处理完所有“批判稿”的第二天,编辑部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叹:“做专题!我们要做一个大专题!”
  原来是主编拍案而起。
  其他人纷纷朝主编聚拢。
  主编拿起手上的稿件,激动地说:“这才是我们要刊登的东西,比起纯粹的理论战,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理论战会因为立场不同而开始无谓的扯皮,但是在民生面前所有人都只能有一个立场:于民生无益的,反对!取缔!于民生有益的,支持!推广!”
  听到这掷地有声的言语,所有人心头微震,分了主编手里的稿件看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